肃羽一下子警悟了起来,抱起了疏哥儿,归去跟林芷萱报信,一面也让靖王府的私属都防备起来,以防万一。
这一起重走的,几近就是当年本身与魏明煦西行蒙古的老路,只是遗憾当时止于老君山,现在故地重游,倒是“此去经年,良辰好景虚设,便纵有百般风情,更与何人说”。
谢家的人,终究到了!
方丈再三谢过,又恭送了林芷萱,并道她年纪老迈,将来也但愿将这皇家宝刹的方丈之位,传给了静师太。
还是像畴前一样,乌兰感慨多年未见,问林芷萱甚么时候能去蒙古看她。
八月十五中秋节,合宫夜宴,林芷萱领着两个孩子在冷家山庄,与魏明煦不得团聚,夜里却收到了都城的来信,和魏明煦特特派人送来的月饼和烟花。
肃羽领命下去了,九姐儿早就坐不住了,想要跟出去看,林芷萱却叫住了她,让她放心坐下,先把早餐吃完。
直到看到了在桃花坞里赏枫叶的道真和雪安,林芷萱才恍然顿悟,究竟是缺了甚么――一个对弈的人,品茶的伴,操琴的听客罢了。
林芷萱如是想着,叮咛肃羽道:“我们现在在山上,也算也易守难攻,靖王府带出来的人很多,你妥当安排一下,我们老是能守得住的,再派人往都城传信,此处离都城不过一日路程,如果真有个万一,撑到救兵来也并驳诘事。”
九姐儿的心却全然不在这里,只感觉味同嚼蜡,陪着林芷萱刚喝完碗里的粥,便见外头肃羽欢欢乐喜得出去了,给林芷萱报喜,并带来了两小我。
林芷萱揽紧了九姐儿和疏哥儿,暖和道:“别怕。都城有你们爹爹在呢,必然会稳如泰山。”
外头的战事惨烈,在密道里尚且能闻声外头喊打喊杀的声音。
一伙看不清身形的人,趁着那浓烈的夜色,借着洁白的月光,摸上了山来,冷家山庄以外,响起了刀剑铮鸣之声。
前几日,王爷第二封手札,让我领兵进京,护送你们母子三人西上冷家别院。那边防备森严,易守难攻,构造暗器王爷都已经命人重新修好加固,只要进了冷家别院,就万事无忧。等过了这一阵,王妃回京,我会和雪安护送林家大姑奶奶一行人,给林家的哥儿扶棺回杭州。”
道真寒舍了雪安,去检察一向在外镇守的肃羽处的景象,林芷萱却只看着天上灿烂的烟花,怕是都城彻夜的烟花,也与此处的一样都雅吧。
那是一个不眠的夜,那么久,那么长,打杀,火光,风声,炮火,脚步声混乱无章,刀光血影,林芷萱不晓得内里到底死了多少人,只看到有鲜血水流似的从密道的裂缝里流出去。
林芷萱抬眼一瞧,不是旁人,竟然是道真和雪安。
林芷萱跟老主持道了一声谢,老主持双手合十,送林芷萱出庵。
这一起快马加鞭,不过七八日,就到了冷家别院,固然提心吊胆,但幸亏有惊无险。
道真在一旁道:“王爷上个月便飞鸽传书,说京中恐有变故,让我和岳父安排好杭州的统统,担忧谢家的人会对西湖侯倒霉,岳父已经联络故旧,将杭州林府有层层扼守安妥。
再见雪安,林芷萱喜出望外,拉她出去,二人酬酢,这才问了来意。
疏哥儿一个劲儿得要出去,肃羽站在庙门口劝着,不经意间往外一瞥,俄然看到远处的山路上,密密麻麻似有很多人正往山上来。
正在吃早膳的林芷萱闻言一惊,林姝萱等人都是惊骇了起来,林芷萱却只顿了动手里喝汤的勺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