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帝国再起 > 第二百一十五章 家与国(四)

我的书架

郑鸿逵是武进士出身,那份手腕,想要杀他,他是绝对不成能有甚么装填的时候的。更何况,郑鸿逵还是郑惜缘的父亲,说来,从心机上陈凯却也不似对郑芝莞那般能够等闲下得了手。

这一遭,黄老夫人在清军的威胁利诱之下,又专门写信来劝说郑鸿逵,要他顾及着身在京师的兄长以及安平镇的族人们的安然,放马得功回返泉州。而郑鸿逵的这般去处,其挑选如何,也就不问自了然。

既然如此,陈凯干脆镇之以定,向郑鸿逵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,便要向其人扣问进一步的战况。战况,确切是有的,但是郑鸿逵看上去却并不急于谈到这些,反倒是等旁人完整散了,船舱内只剩下他们二人,才拿了两封手札出来。

不过,此人倒也并非是那等只会空谈的货品。在乡时帮手本地知县管理处所;在常州府捐俸修堤,造福一方,为本地百姓称之为“曾公堤”;任职漳南分巡道期间剿除过祸乱一方的山贼匪患;任职湖广期间弹压过农夫叛逆;担负登莱巡抚时也曾抗击过清军。除了一力与阉党作对外,却也并非全然的“常日素手交心性,临危一死报君王”,算得上是个情愿为处所百姓做些事的官员。

对于曾樱,陈凯实在起初并不是很喜好。至于启事,很简朴,此人是江西临江府人士,暮年为东林三君之一的邹元标的弟子,算是资格很老的东林党成员了。

郑鸿逵还在坐舰上议事,陈凯登船拜见,议事也就此结束,众将尽数出了船舱,就连陈凯带来的蓝登也被郑鸿逵支了出去。没有先行措置公事,参议战守战略,而是先行密谈,这般的分歧平常,不到半个时候前曾樱的那番话当即就闪现在了陈凯的心头,手上更是下认识的想要摸一摸那把燧发手枪的位置,但却立即止住了这份打动。

如此相帮,陈凯也明白,曾樱既然早前都已经想要留在城中自裁了,自是个重名之人,以是陈凯对此人非常放心,因为此人已经是古稀之年,能出来做事就是莫大的好名声,特别是城池一旦守住了,便能够等闲的获得莫大的申明。对于如许老而成精的人物,是最轻松、最不消承担风险的体例,乃至在与陈凯请命时就已经说得很明白了。

已经有了这么的一封信了,陈凯抽出第二封手札,也一样没有出乎他的料想以外。至于内容,只是开首的阿谁“芝凤我儿”的称呼,他就已经不需求再持续看下去了。

郑鸿逵,这个名字是陈凯的这位岳父老泰山当年考武举时特地改的,本来名叫郑芝凤。能够这么称呼他的不会有旁人,只要郑胜利的那位祖母黄老夫人。

陈凯起家,接过了手札。第一封信的信封是空缺的,但抽出信瓤,陈凯倒是神采突变。

神前沃在明时是商船云集的港湾,官府在此设“沃甲”稽查出入海船。不过到了现在,其间却只剩下了明军的战船,那些商船和渔船早在十来天之前就已经逃得干清干净了,剩下的只要这么一座孤零零的港口,与这厦门岛上其他空无一船的海港,普通无二。

信是马得功写的,郑鸿逵和马得功是旧识,弘光朝时曾同守镇江,私交甚好。看到此处,陈凯已经根基上明白了郑鸿逵的心机,心头怒起,但是冰冷的话语问出,郑鸿逵却摇了点头,表示陈凯把第二封一起看完了再说。

但是对于东林党,陈凯是有着很大的警戒的。当初专门拜见,更多的也是出于宦海的礼数,并且此人曾力保过郑芝龙,与郑氏个人有着极其紧密的干系。但是这一次保卫中左所,曾樱不成谓不遗余力的互助,凭着他的身份劝说过城内城外的很多士绅出丁出粮。

推荐阅读: 铁路往事     重生:逆天女神     昆仑旋寒刀     俯仰三生石上缘     闲事生诡     可是我还爱你     好狗不挡道     我要低调别拦我     枭宠娇妻:总裁,我拒绝     腹黑王爷炼丹妃     大宋国贼     帝道佛    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