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帝国再起 > 第一百一十章 先行者(中)

我的书架

拜别了老夫子,陶潜回到村庄,老宅已经整修结束,他特地去谢过了,就住回到了老宅当中。只不过,当年的父慈子孝、兄友弟恭,现在已是看不到了,哪怕这宅子补葺得再和曾经一模一样,也老是少了一份人气儿。

“如此甚好,如此甚好。”

转而向南,顺着官道一起直奔县城。瑞金县因“掘地得金,金为瑞”故而得名,其建制初设于唐天佑元年,时设瑞金监,至五代南唐保大十一年升监为县,以象湖镇为县治地点,历经千余年未有变动。

见了知县,陶潜并不熟谙。这位知县老爷叫做钱江,是浙江嘉兴人,永历四年,也就是顺治七年代替的前任知县。想来一别故里多年,临行时拜见知县,还是那位操着四川口音的熊文兰梦知县,殷殷鼓励,犹在耳畔反响。

清军占有赣州以来,老夫子便不再教书,于家中保养天年。但是对于族中后辈、对于儿子和门生们,却还是但愿他们能够获得个功名。起码,不管是哪个朝代,总也要用儒家来管理国度的,哪怕仅仅是为了那句“为往圣继绝学”也是要奋力读书的。

物是人非,自也要施礼如仪。陶潜表示得很恭敬,特别是剃发换衣过了,钱知县看着也觉着扎眼,再加上举人的美言,半个时候畴昔后就已显得非常熟稔了。

“可惜了,如果贤弟早返来个一年半载的,或许还能插抄本年的殿试也是说不定的。”

对于此地,陶潜并不陌生,当年赶考,几次前来,每次都是仓促赶来,但去时却时而意气风发,时而悲观沮丧,皆在功名一事。

想到此处,陶潜不由得一叹。但是感喟过后,他却猛地想起了陈凯在他临行前报告过的一句话,便赶紧跑到了书房,铺平了白纸,冲动颤抖的手研着墨,乃至点点墨汁都在不竭的飞溅开来,却也没有哪怕一丝一毫的停滞。

待到此处,举人俄然有此一问,陶潜只得照实作答。岂料,那举人听了这一番答复,反倒是唏嘘不已。

见了那举人,酬酢一番,一如去拜见其他士绅那般,续年齿,谈功名,攀着同窗、同年的干系来拉近相互干系。举人传闻他在福京时也曾落第,倒也考较了一番,所幸陶潜这几年虽说是流落他乡,但是传道受业,这方面的功课未曾迟误了,一番考较下来,举人非常对劲,面上的笑意也越来越重,对于帮着向知县那边说话的事情天然也是一口就承诺了下来。

“算起来,那也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。我二人同时中了秀才,亦是相谈甚欢。他邀我去壬田游历,赏罗汉岩风景,也曾在海云寺里彻夜畅谈。谁能设想到,比来这几年来会有如此窜改,恰是天翻地覆普通了啊。”

“如此就好,总算是有个下落了。待到大比之期,以你的才学,总能金榜落款的。”说到此处,老夫子倒是不由得一叹:“大明,还是大清,毕竟不是我们这些小人物能够说了算的。过好本身的,能把贤人传下来的学问传承下去,就是好的。”

武功,也是处所官的考核内容,多出些举人、进士的功名,不谈甚么多出些干系,只说是考成上也会都雅一些。

回想着陈凯的叮嘱,陶用心中却不由得感喟着关于“觉着是同类了也毕竟不是同类”的感到。他很清楚,并非同类意味着甚么,而他要做的那些事情的成果也必然会是鱼死网破般的结局。或许,灭亡就会产生在不久的将来。

钱知县很对劲陶潜的态度,举人仿佛也很情愿提携一下这个年青人。一番畅谈,宾主尽欢,别离过后,陶专内心有了底,便与老夫子的宗子一起回了老夫子家。

推荐阅读: 海底两万里     星月无双     武侠召唤系统之诸葛称帝     喜欢你,是我的情不自禁     啼血狂后:冥王大人要抱抱     不死龙帝     豪门蜜爱:独宠天后小萌妻     西游复苏,受伤就赔偿     网游:我知道一切剧情     上尸道人     夜半惊婚1     支龙传    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