忠亲王身后的康郡王不由扼腕感喟。他们错过了最好的机会啊。当圣皇和众位大臣还在高台上的时候,就是最好的打击机会。如果忠亲王够狠,一声令下,万箭齐发,信赖圣皇已经成为刺猬了。只要圣皇一倒,忠亲王便会理所当然地成为新的圣皇,宋星天的几个儿子,没有一个能成气候的。即便是有人想支撑他们,这些人也是扶不起来的烂泥。
对于这些分开的大臣或者贵族,忠亲王也没有禁止的意义。他也要给本身留条后路,如果把人获咎得狠了,即便他博得了江山,总还要在圣狮城混吧?如果贵族和百姓们都恨上了你,即便你把握了至高无上的权力,想要顺心快意只怕也要费一番周折了。
忠亲王本来但愿圣皇能够看清情势,主动退位就最好不过了,不战而屈人之兵,永久都是兵家上策。但是圣皇这长季子在这类环境下还想负隅顽抗,看来对屁股底下的皇位迷恋至极。既然如此,忠亲王感觉,也没甚么好跟他客气的。打,打到他服,打到他跪地告饶,并且另有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将他正法。如许的成果也不错。
一时之间,呼儿唤娘之声此起彼伏,人潮发疯普通地向广场内里涌退,没过量久,便散了个精光。逃命的时候,大家都恨爹娘少生了几条腿。当然,慌乱当中,很多人被人潮推倒以后,便再也站不起来了,因踩踏致伤致死的百姓不计其数。不过在如许的环境下,也没有人管这么多了。
让他恼火的是,圣皇大人靠着最后这一番假仁假义的演出,貌似博得了很多民气。不管是百姓还是贵族老爷们,只怕要对圣皇戴德戴德了。而一向以来在朝野之间口碑爆棚的“贤王”,却在关头时候建立了一个“刽子手”的印象,不得不说是一个绝妙的讽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