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场温馨了好几秒钟,随即响起了排山倒海的掌声。
江大卫故作平静隧道:“不就是影帝嘛,我又不是没拿过,有甚么好严峻的?”
许望秋拿着获奖证书,对着话筒信口扯谈道:“实在抱愧,我们的拍照师张一谋因为事情干系,没能到现场,这个奖由我代他支付。不过在到戛纳之前,他交代过我,如果万一他获奖了,到了台上要说些甚么。上面我就把他的话反复一遍,感激夏梦密斯投资,感激剧组统统成员,感激统统支撑这部电影的人,感激评审团把这个奖颁给我。特别感激许望秋导演,你是天下最棒的导演,跟你合作非常镇静!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拍下一部电影了!”
因为江大卫是最好男演员奖的大热点,许望秋他们看到凯瑟琳-德纳芙走上舞台,都不由自主的坐直了身材。
江大卫信赖,如果本身能拿下最好男演员奖,必定会颤动香江,并完整翻身。
从当红一线小生,变成电视剧咖,让江大卫内心憋着一口气。对奖项的激烈巴望让他如坐针毡,心脏狠恶的跳动着,的确将近从胸口蹦出来了。
不过电影节对政治的偏好倒也不美满是针对社会主义国度,比如2004年获得金棕榈的《华氏911》就是一部黑小布什当局的电影;2006年获得金棕榈大奖的电影《风吹稻浪》,是一部反应爱尔兰独立战役的电影,这部电影在英国遭到了狠恶的攻讦,很多媒体抨击其是一部反英电影。
接下来开端颁布主比赛单位的正式奖项,起首颁布的是评审团奖。
很多人说到胡金铨的电影《侠女》,老是说这是第一部在戛纳获得大奖的华语片,因为1975年电影在戛纳获得了技术大奖。实在这是弊端的,李翰祥在1962年就仰仗《杨贵妃》拿下了技术大奖,《侠女》是第二部获得技术大奖的华语片。在《侠女》以后,张艺谋的《摇啊摇,摇到外婆桥》、陈凯哥的《荆轲刺秦王》、王家卫的《花腔韶华》等电影都获得过这个奖项。
许望秋不晓得评审团把奖颁给《留给女儿的日记》,有没有政治身分,但他清楚在三大电影节,政治是比较讨巧的东西,特别是触及社会主义各种活动的电影比较轻易得奖。比如1982年获得金棕榈的《铁人》,就是讲八十年代波兰工人活动的电影;再比如1985年获得金棕榈的《爸爸去出差》,则是反应南斯拉夫政治和糊口的电影。
法国闻名电影杂志《正片》如此评价江大卫的演出:“江大卫是本届电影节最大的发明;他把一个仁慈热忱、充满怜悯心的好人逐步走向崩溃,并终究变成没有人道的疯子,这个过程完美的描画了出来。他说话的声音、语气、神态,另有肢体行动,都完整沉浸在这小我物中,无时无刻不在天然透露着那份难以言说的、来自糊口本身的疼痛感。在观影的过程中,观众不知不觉的就走入他的天下,完整感受不到他在演,而以为他就是如许一小我。”
站在舞台中心的凯瑟琳-德纳芙看了一眼获奖名单,暴露了惊奇的神采,大声宣布:“获得第三十四届戛纳电影节,最好男演员奖的是电影《冷》的演员,江大卫!”
许望秋也感觉本身下台能够更合适,便迈步向舞台走去。走上舞台后,他跟颁奖佳宾握了握手,接过了获奖证书。技术大奖不是主比赛单位的奖项,只要一个获奖证书。
技术大奖在很长一段时候是在电影节闭幕式上颁布,但到了2000年以后,就跟电影节分开了,由技术委员会伶仃颁布,完整变成了场外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