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调教大唐 > 第54章 意外之喜

我的书架

欣喜还在持续——元月二十六日,安东都护府再次收回公告,将于十七县设立书院,实施四年制任务教诲,凡满六岁并在十二岁以下的孩童,不管男女,不限出身,皆可免费退学,并可供应一顿免费午餐。

“宣。”

安排?

就在辽东欣欣茂发之际,武后又跳出来冒坏水了——这老妖婆以高宗的名义下了圣旨,勒令高藏在十天外务必赶到辽东城就任,不然便以背叛罪论处。

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候里,迁入辽东的各族百姓就多达二万三千余,终究,赵文翙与李尽忠等人都抓狂了,严令封闭辽河各处渡口,这才算是勉强止住了这拨汹汹的移民大潮。

“啊这、这……”

理所当然地,奉上门来的肥肉,必定得吃。

李贤这等风轻云淡的姿势一现,金研新较着有些不测,眼神扑朔地闪了几下。

“好叫太子哥哥得知,我父王闻知高藏造反,深为大怒,特令小妹前来与太子哥哥您协商,我新罗愿举天下之兵进击平壤。”

“殿下,微臣才疏学浅,实在估不出来了。”

李贤倒是笑得畅快了,可刘善倒是刹时呆若木鸡普通。

李贤敏捷集结官员,赶赴九县任职,并敏捷调剂了财产布局,将那九个县全数定为麻线、原木供应基地,大修水利,鼓励开荒,各项政策都与辽东划一。

“一贯?殿下这是在谈笑么?就只一个杯子,放在市道上,那都不止一贯钱了,更遑论这一套有八个之多,在微臣看来,卖个十贯都嫌低了。”

往昔,受高句丽复国思潮影响,但是没少建议暴动,乃至于大唐不得不撤回了这些县城的官员委派,全都交给高藏去办理。

自李贤主政辽东以来,一向实施的是低税收轻徭役的政策,现在又加上了一条鼓励农耕的政策——设立官府调度粮仓。

只是,这都没等他调集部下文武商讨对策呢,一名轮值校尉就急仓促地抢上了大堂。

高藏迟早会反,这,本就是意猜中事,李贤又哪会在乎那么很多,就算在乎,他也绝对不会在金研新面前有涓滴的透露。

既已在辽东站稳了脚根,那,李贤可就不筹算再持续低调了,捞钱要紧,该上的工坊紧着上,敏捷强大本身,然后才气考虑去图谋周边。

在没法动用全部国度机器作为后盾的环境下,李贤感觉要想做到完整保密,实在是太难了些。

“至于这玻璃镜的后背涂层工艺么,本宫就不假手别人了,凡要出货时,本宫自会亲身脱手。”

有些机警者则是趁着营州官府没反应过来前,悄悄地举家迁往辽东,还真就都获得了妥当安设。

“玻璃成品的发卖不比平常,等产品出产出来后,卿能够制造局的名义,广聚各路商旅,开上一个拍卖会,批量推出,由商贾去争夺订价并行销天下,我们就尽管坐地收方便好。”

这,对于李贤来讲,真就是个不测之喜。

很简朴,养寇自重呗,在辽东未曾完整崛起前,李贤底子不筹算对高句丽用兵,且让高藏多对劲一两年也没啥大不了的。

刘善咬了咬牙,报出了个自发得差未几的数额。

任凭刘善的乞助目光有多“不幸”,李贤也就只是笑着,却并未给出答案。

李贤不在乎地笑了笑。

不止可在海内发卖,更可远销欧洲,论及利润,比起丝绸来,还要高上很多。

“呵,砧板上的鱼罢了,再如何蹦跶,也躲不过当头一刀。”

“诺!”

好吧,伸头一刀,缩头也一刀。

推荐阅读: 独占金枝     山野旅馆[种田]     拾荒女王     超野蛮     太极毒王     二次元里的骑士     乡村透视小神农     一念情深2     全职阴间商人     战国明月     花开富贵之农家贵女     山鬼记    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