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毕竟是一个一夫一妻多妾制完整合法、且从民气上也被完整接管的期间,她们的身份已经无可逆转地放在这儿了,云诗能往上逛逛是个功德。
舒妃又道:“你大哥那边,侧妃过了年关就差未几该生了,你的礼也不能少。”
待得出了坤宁宫的大门,舒妃长长地叹了一声:“你三弟五弟年纪渐长,你母后近两年,是愈发的按捺不住了。”
——这一点,楚怡在几天以后就有感受了。她偶尔和周明碰上面,周明白实总阴阳怪气儿地斜着眼儿看她,就仿佛她欠了他的钱一样。
赵瑾月点了点头:“你说,谁合适呢?”
楚怡内心格登一声:“如何个有定见?”
这件事令赵瑾月很有些困扰,茶饭不思倒不至于,偶尔的入迷倒是有的。白蕊很快就摸出了她的心机,出主张说:“殿下身边如有小我能在这些日子替殿下奉养太子,这事不就了了?”
她感觉云诗能有这个机遇挺好。
沈晰未作置评,只轻声应了句“是”。
以后母子之间便轻松下来,一起都只说些无关紧急的趣事。过年的几天,二人也都没再提这些令人阴霾的话题,宫里的宴席日日都有,每一日都其乐融融的。
这些纷争,没人会拿到台面上说,台面上永久是母慈子孝、兄友弟恭的。
太子妃召云诗侍膳,这道旨意在北边一石激起千层浪。
太子点头应下,便从寝殿中告了退。身边的腿脚敏捷的寺人先一步到了嫔妃们候见的外殿,请年青位低的嫔妃先到屏风后避一避。
白蕊笑笑:“奴婢和北边那四位没如何打过交道,不过这一眼看畴昔,显是楚氏生得最好了。她的出身又放在那边,自小应当也读过很多书,不至于跟太子殿下说不上话。”
彼时皇后刚打扮安妥,传闻太子来了,马上着人把他请了出来。
这天以后,云诗就再没返来过,传闻是在宜春殿住下了。同为妾侍的廖氏和白氏都有点酸,慨叹云诗命好,楚怡和她们的设法却不一样。
赵瑾月听得黛眉微微一跳。
书房里重新规复了温馨,沈晰读完了这本折子,写了批复,着人送出去交给太傅。
这就还是算了吧。得理不饶人在宫里不是个功德,宫里要的是到处平和、是暖和守礼。
沈晰提早向皇后贺了年,说了几句吉利话。皇后一派慈母模样,也回了几句吉利话,而后便是“你要给弟弟们做表率”“不要让你父皇绝望”一类的训导之词。
廖氏皱皱眉:“我也……说不好,就是他问了很多关于你的事,但态度吧,瞧着又不算驯良。”
可背后里,谁又不清楚呢?
元后生他时伤了身,不到一年便放手人寰,沈晰便被交给了元后的本家堂妹舒妃扶养。
白蕊循着她的意义惟了想,就又说:“那另有个云氏,话未几,奴婢几次去颁赏,她都很有些局促,谨小慎微的模样,待奴婢客气得很,对殿下的赏也千恩万谢的。”
妾侍们也各有各的设法,楚怡是对争宠的事没兴趣,宁肯躲在屋子里猫冬。云诗胆量小,打从进了东宫起就甚么事都跟着楚怡,看她不动,云诗也不动。
动静一出来,各宫就都送了东西,皇后赏了一块玉屏给她,用的是整块的玉石,代价连城。天子不好亲身赏儿媳,就赏了太子几匹希世罕见的汗血宝马。
沈晰沉吟了会儿:“那就去吧。你行事机警,去帮孤盯着些,别让她们惹出甚么事。”
太子妃差了四个宫女来奉侍云诗打扮换衣,一忙就忙到了下午。到了邻近用膳的时候,云诗在四人的簇拥下直接分开了北边,往宜春殿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