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有养珠之法,岂可错失良机,
虽是有为法,亦需福慧支,
问:若逢:得福即慧暗、得慧而福缺,如是等况,何故?怎解?
芸芸十亿龙种,皆被流毒所染,
是故说离幻,亦是幻生也,
日日不思己过,不知命悬一线,若无一人不幸,斯须身便百年,
被人夸奖,如受欺侮,盖因彼民气里藏毒,被人还礼,如坐针毡,盖因彼民气里有刺,与人对论,如刀加身,盖因彼民气内逼迫,常有诸人来喧闹,彼人看得起我才来扣问,看得起我才来请我,看得起我才来找我,我常思念,我本鄙陋之人,一介愚夫,何敢劳动你等看起?
答:
当古民气,急功近利,好求成,稍有所得,即不精进,以其所得,炫卖求名,观如是人,休咎之事,岂能免哉?贤人避名,如避毒箭,贤者学圣,亦不乐名,但看世人,另有几人好学澹泊虚无之道?另有几人能澹泊虚无以生?彼等名为学道,稍有所得即去卖道,求名逐利之时,安有澹泊虚无?
颂:
恶习所感染,崇高不欲容,
大多人觉得修道很轻易就成了,有的人是被邪师忽悠的,有的人是本身想当然的,有的是不知天高地厚的,有的人觉得我已经修成了,有的人觉得我修为很深了,有的人觉得我境地很高了,那么明天我奉告你们我的境地、修为、所成。
人间有二种人能使圣贤落泪,一者大罪人,二者大贤人,圣贤垂泪,百万劫福罪,大罪人做无量劫重罪,祸害人间,圣贤闻见,乃为垂泪,大贤人做无量劫善福,好处众生无量劫,圣贤闻见,亦为垂泪,何故故?做恶做福,二事之苦,极难考虑,能做如是大罪,或如是大福,世所罕见,是故圣贤心动,为之垂泪。
答:比方见日不入日,亦如蜃楼,见之而不能入,境地不相对耳,圣性奥妙无方,见之即明,了达无碍,比方见日而日入目,见蜃楼而色入心,反转境地,以幻归真。
人类出世,便被灌输知识业习,天真神性,迅疾退藏,是故修真之人,修法而通少年神灵,以其天真赤子之性和合此生知识而悟道,行入真路,饱经沧桑而赤子性不灭,彼人必得大成,如是上乘根性,非神仙种子,是天仙种子,此等纯真性不磨不灭者,人间万事不能动其心,彼能处世而独立,自生以来,能够独立守神,若善修其德,必将大成。
问:
颂:
大修行之难,难能够比方,
问:所虑:自尚不立,何故立人?自尚不敷,何故惠施?自尚未度,岂能度人?
我今思念,若无贪嗔痴及诸恨情,则身心之事,分身其美可得也,若人身心之神意果然纯洁至斯,身心必得窜改,古道先生,岂欺先人?
问:若:自利利他、自他皆利、自度度他之类,其成品德否?
不时利别人,自养命修之,
情义都不动,善恶害无缘。
问:贤人境地从何而来?何故彼有而凡无?
但是观察汝等,虽是龙种,而做虫事,尚自夸耀,觉得光彩,实不知为祖宗丢脸,龙便是龙,外邦种性,所难至也,彼等放流毒即不敢使龙种自明为龙,何故故?龙为吉祥之长,百灵所尊,何况人间诸兽乎,彼等欺侮汝等,汝等尚觉得彼等高贵,自弃宝珠而学彼涂抹表皮装潢光彩,实不知玷辱汝身,掩蔽龙性,不现神明也。
药医未死人,佛度有缘者,缘浅略指导,非深不长叹。
我的境地是我清楚本身是小我,并且是个很平常的人,我的修为是我能够看到本身所需求的,本身想做的,以本身的眼界而去行动我所乐意做的事,我的所成绩是看到了本身的罪恶并在尽力去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