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督抚天下 > 第二十二章 步入翰林

我的书架

乾隆看着面前这幅书法,一向没有昂首,只说道:“是钱大昕吧,你去官不仕十五年,让朕好找。你且过来,看看这是何人所书?”

“回皇上,臣少年之时,对《周礼.考工记》一节,便颇多兴趣,前些年在考工车制方面有些贯穿,故而毕集群书,精研了一番。不想正合皇上策问,是臣之大幸才是。”

阮元也只好照实以答:“回皇上,这《旧唐书》臣亦未见刻本,只家中祖父曾传下抄本一部,故而幼时便即读过。旧书行文烦复、后代掌故未出,此是其憾处。然旧书凡遇帝王大事,书之甚详,政令制诰,亦多传播,所谓鉴于旧事,有资于治道,旧事不备,治道何循?故而臣对这《旧唐书》更侧重一些。”

耳听得礼部官员叫到本身名字,汪廷珍便也入殿去了。接着是刘凤诰、钱楷、李钧简,前面便是阮元。

阮元眼看乾隆明察之余,更显温情,心下自是感激,可想到江春命不悠长,自也心下黯然。赶紧叩首过了,便筹办拜别。忽听乾隆又道:“阮元返来,有一件事你需明白。”

眼看二人密切无间,钱大昕自也欣喜,可听到二人提及书法之语,当日乾隆召见之事,却又一次闪现在本身面前。

钱大昕只好再次膜拜在地,听乾隆旨意。

圆明园中的碧桐书院,是乾隆常日赏识画作之处,这一日钱大昕便被带到这里。施礼已毕,只觉乾隆仍自不动,略抬开端看时,乾隆仿佛正在赏识一幅书法真迹。

阮元一听,不觉额头汗水涔涔而下,这书确是本身祖父阮玉堂在扬州之时,从盐运使卢见曾府中誊写而得。他童年时家中曾遭暴雨,这书散逸了很多,但阮元早已将剩下的三分之一尽数通读,又兼本就博学,作答殿试却已应对如流。而平常举人即便进入殿试,却有近半之人因《旧唐书》向来不受正视,竟连《旧唐书》甚么模样都未见过,阮元仰仗三分之一的《旧唐书》、本已兼览的《新唐书》和《资治通鉴》唐纪部分,在这一题上天然不出不测的一枝独秀。

“你只称臣便是,当日是你去官不归,并非朕夺你官职。”乾隆又道:“你说他果于进取,但朕看来,此乃人之常情。至于倾陷别人,他不过说得几句话罢了,大臣起落,在君不在臣,并非他所能决定。纵有奸恶,不太小奸小恶罢了。如果这等人都容不下,只恐朝廷当中也无人可用了。”

“传闻是和珅的意义。”孙星衍道:“此次我改了刑部主事,到了刑部,几位大人便与我提及了此事,几位大人与嵇中堂干系都不错,晓得此中原因。实在皇上最后议定时,嵇中堂见你二人年纪虽轻,学问却已不浅,便一力保荐你二人学清字。王中堂也对你二人赞成有加,故而附和了嵇中堂之言。”

钱楷却问道:“先生,我传闻渊如兄入翰林时,便已是榜眼编修,他才调出众,翰林散馆,当持续留在翰林以备文章之用,却如何改部了呢?”本来翰林最优之人,散馆后足以留在翰林,散馆时名列二等的才会改任六部。依孙星衍才调,似不至于改部。

阮元赶紧称是,但阮元却并不晓得,江春不但在数日之前向乾隆送来了一封遗信,更是在此中对阮元赞誉有加。但乾隆体味了阮元为人委曲以后,却并未向阮元言明此事,因为他清楚,将来对阮元封官授职之人,只能是本身。而阮元所需求铭记的,也只要本身所加恩赐。至于阮元和江春的干系,在外人看来,最好是二人并不相干。

钱楷的这位先人名叫钱薇,在江南素驰名誉,故而阮元和孙星衍听他说了,一时便也晓得。杨吉则不免有些感慨,道:“钱相公,那钱垂白叟他……这科举都白考了么?”

推荐阅读: 乱世枭雄:从占山为匪开始     血染江山     超神异能者     穿越到一九八零     一品女仵作     隐婚蜜爱:陵少撩妻100式     天师打脸攻略     贴身兵王(笑笑星儿)     在你左耳说情话     升仙     你好,闪婚先生     大小姐的逆天神医    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