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简更加迷惑,本来想着只把这些英吉利使臣带到万寿庆典之上,让他们行一次三跪九叩礼就万事大吉,却如何又多生了这一番事端?正不解间,只见班列之前,和珅出班跪奏道:“启禀皇上,本日英吉利、缅甸使节,已至殿前,各有方物需求进献,还请皇上对进献一事,予以决计。”
随后,斯当东上前献上礼单,也由德明朝乾隆收下了。眼看英吉利使团进献已毕,便轮到缅甸使团前来进贡。可直到这时,金简犹是一头雾水,不知这一次觐见是从何而来。
乾隆看三人大抵已经旁观结束,道:“英吉利这六个要求,你等有何定见,固然说来听听罢。”
福康安道:“年前我从廓尔喀班师回朝,押送了一批俘虏,此中有一个,就和你们一样,头发是黄色彩,眸子倒是蓝的,看着肤色更白,绝非廓尔喀土著。并且,廓尔喀其他降人也说,就是他带了一些火器到他们军中,他们眼看设备精美,才想着和我大清作战。若只是这些,倒也无妨,可方才听你等言语,有些词句,和阿谁廓尔喀俘虏一模一样!你等样貌、说话均是分歧,却怎的不是你等在我天朝与廓尔喀作战之时,暗中互助于他们?”
过后多日,金简才从松筠那边听闻故事委曲:
1、请英吉利货船,将来在宁波珠山、天津、广东收泊贸易。
福康安听闻本身也有礼品,天然对劲,此时引领大臣,只要他与和珅二人,其他兵士俱是亲信,即便暗里收受奉送,乾隆也定不知情。一行人遂来到靶场,只见空旷的靶场当中,鹄立着一尊炮车,别的另有十余支火枪立在一侧,火枪形制,与清军常用的火绳枪大异,并无引火线之物,却在扳机之上,有一龙头凸起,乃是更先进的燧发枪。
“禀和中堂,英吉利马戛尔尼大人,于觐见以外,另有些国中要事,想与大天子商讨。听闻和中堂乃是大清辅弼,凡是要事,均需先奏与和中堂。是以马戛尔尼大人想着,该把这互市要务先奉告和中堂,若蒙中堂不弃,还望中堂禀报大天子,成两国永久之好。”
不过阮元这个打算虽好,何时引见,如何施礼等事,他并没有经历。幸亏身边松筠在场,松筠为官资格远胜阮元,又有和俄罗斯谈判的经历,天然想到万寿大典之前,乾隆常常会特别访问本国使臣,以彰显其“远播外洋”之恩。因而两人把定见集合在一起,就有了这日提早访问英吉利使团的一幕。
当然,针对这个题目,阮元也已提出建议,在万寿大典之时,各国国使本来能够入觐的就未几,此次入觐,英吉利使臣中便只挑马戛尔尼、斯当东父子等少数几人,入澹泊敬诚殿施礼。如许其他英吉利使团成员均不会晓得本相,反而会被第一次引见时的单膝下跪礼所误导,觉得第二次施礼也是如此,以后返国天然不会张扬。至于马戛尔尼等几人,当然也会守口如瓶。
此次避暑山庄之行,最后就如许不欢而散。
小斯当东谢过乾隆,便又回到使臣当中。便是马戛尔尼这般平常不苟谈笑之人,此时也已面露忧色,眼看乾隆如此欢畅,或许本身带来的互市之约,便能够顺利达成了。
说着,鄂罗哩和之前那位寺人引了金简,走入帐内,松筠和阮元跟从厥后,英吉利使团一行渐次而入,至大帐正中,鄂罗哩方表示停下,随后缅甸使团也跟从入内。
但即便如此,和珅在军政要务之前,也不敢随便超越乾隆,便道:“你只奉告他们,这邦交要务,只能由皇上一人决定,我能够收下你们的国书,将邦交事件转告皇上。可皇上能不能同意,这个我可做不了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