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现在还是正端庄经的公府夫人,可把我们家给坑苦了!”
且不提齐国公府的婆媳乱斗,也不提京中有多少人幸灾乐祸地等着看戏。只说钦天监瞧了霍青毓的新八字,给梁国公府定下的黄道谷旦便是十月初八。
齐国公夫人被折腾的苦不堪言,只是她并不悔怨――女报酬母则强,她逆来顺受了大半辈子,却换来自家季子几乎被拐子拐走的恶果。到现在破釜沉舟,也不过是以命抵命罢了。
礼部侍郎王中远也遭到了一双后代的连累,被言官御史弹劾个治家不严,放纵后代惑乱公府嫡脉的罪名,连降三级,被贤人一封旨意调到云南去了。
各房的奶奶女人们也拖赖着霍青毓的福,分外多了一套衣裳穿。喜得几位尚不知事的小侄子小侄女儿们一叠声的说认干亲好,恨不得家里每天认干亲,好摆酒唱戏的热烈。
霍老太太问的是沈桥的生辰八字,霍青毓也不晓得。
言语之间,倒是非常推许。连带着一众交好的女人们也都对这位沈女人交口奖饰。
因此不上半个月的工夫,原就体弱的齐国公夫人便累得一病不起。幸亏姜家老太君也没想着要了齐国公夫人的命,见折腾的差未几了,便做出一副好婆婆的面孔,叮咛她好生吃药好生疗养,又打着服药时不成多吃油腻荤腥的幌子,仍叫厨房每日熬白粥小菜给齐国公夫人吃。
齐国公府三爷闹着要休妻,只说姜家没有这等毒妇,还没闹腾出个端倪,就被姜家老太君弹压住了。齐国公府因着姜起一事,早就成了天下人的笑柄。现在多事之秋,姜家老太君再不想横生枝节,免得叫人白白看戏。
她想了想,便将这一世复苏过来的那一刻,当作生辰八字奉告给父亲。
却也无可何如。
哄得大师哭笑不得。
恰在此时,大理寺关于齐国公府三夫人的娘家兄弟拐卖子侄一案也有了成果――因万夫人的娘家兄弟是亲手把人交到拐子手中的,有齐国公府嫡幼孙姜起并人拐子共同指认,罪证确实。遵循本朝律法:略卖弟妹、侄子、侄孙、外孙者,杖八十,徒两年。
传旨的礼部官员到达王家的时候,王家上高低下就跟死了爹娘普通如丧考妣,还不得不硬撑着谢恩。传闻王大人刚送走了传旨的官员,就昏倒在自家门前。三夫人得了凶信吃紧忙忙赶回娘家,却被哥嫂拦在门外不让进,只抱怨是三夫人的错误扳连了王家高低。
如此热热烈闹地折腾了小两个月,终究到了认亲的正日子。
梁国公微微点头,命人拿纸笔来将霍青毓的“新八字”记下来,筹办明儿带到钦天监挑日子。
幸亏她的起儿已被陛下调派的御林军护送到辽东却了。再不必接受这些刁难磋磨。
对外的说法当然是梁国公夫人宠嬖幼女,受不住霍七女人的调拨,也很佩服那位沈女人的品德心性,以是才承诺下来。现在请钦天监的人算好了黄道谷旦,又下帖子给世交亲朋们,只等着正日子摆酒唱戏的好生热烈热烈。
梁国公夫人便带着阖家大小亲身筹措起来,请了京中最驰名誉的云吉班来家里唱戏,还嫌不敷热烈,又请了一档子打十番的。又命绸缎铺和金银铺子的人过府给霍青毓裁衣裳打金饰,一应穿戴都比着京中最时髦的花腔儿来。
不过这么一来,齐国公府在京中的境遇倒是愈发的难堪。也就更加的看梁国公府不扎眼。
还是宫中派来的两位嬷嬷实在看不过眼,又请了太医署的太医为齐国公夫人诊脉,借口夫人的病需求细心保养,又开了一道食谱的方剂,只说夫人体弱合该滋补,太后娘娘也特地从宫内赐下了好些滋补药材并山珍,叮咛两位嬷嬷叫厨房炖了给姜家老太君和齐国公夫人补身子,这才算是结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