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放一动,韩氏兄弟、青琰、石牛、渠良也掷箸而起。大汉的布衣,与后代在儒家高压束缚下低眉扎眼的顺民分歧,骨子里还涌动着勇烈之风。
张放一行及保佣的目光一齐顺着卜骨须的拇指方向看去――但见在一群髡头披,恶形恶状的匈奴人中,一对少年男女紧紧执手,垂侍立。少年大抵十三四岁,深目黄,神采青,两颊及颈侧俱有鞭痕,从其形及服饰上看,也是胡人。少女春秋大些,估计有十六七,脸孔姣好,容色蕉萃,身材薄弱,神情木然,有种与春秋不符合的沧桑。
素闻匈奴人好以人头骨制酒器,匈奴最负盛名的冒顿单于的继任者老上单于,就曾以大月氏王的头骨,镶以金边,以作酒器。本日所见,这传闻,竟然是真的。
那保佣见张放一伙面色不善,恐怕另肇事端,从速上前,低声对张放道:“客人勿要起火,此乃匈奴人堆积之地。这对男女俱为仆从,拂逆仆人之意,仆人鞭之,外人不成插手。”
食铺里统统人都被少年这个突如其来的行动惊呆了,少女本能地紧紧抱住那头骨,惊骇地看着少年。
张放自来到这个时空后,几近统统糊口方面都放低了要求,用饭也是一样。虽不求包厢雅座,菜肴丰厚,但起码也得有个相对温馨的环境吧?有这帮吃个饭都恶形恶状的匈奴人在侧,真是不消吃都饱了。
酒送到卜骨须面前,只剩大半盅了。卜骨须松开手,向少女一指,表示她喝。少女浑身剧颤,眼中掠过一丝痛苦之色,内心挣扎很久,终究在卜骨须淫威之下,不得不颤抖着伸手欲接。冷不防少年俄然将酒全数泼出,然后将头骨蓦地塞入少女怀中。
卜骨须阴沉着脸,一手抚须,一手伸入少女胸怀,卤莽地揉搓着。少女嘴唇已咬出血,僵尸般矗立着一动不动,面无神采,仿佛被糟蹋的不是自个。
两边剑拔弩张,一触即。
张放向韩氏兄弟打了个手势,表示他们尽快食毕,结账走人。青溪聚诸人也早受不了这帮粗鄙的匈奴人,齐齐加快吃食度。张放最早吃完,放下箸筷。这也不敷为怪,他吃的满是连汤带水的东西,天然度较快。不管是汤饼也好,肉羹也好,除了分量足,味道重,口感甚么的,对吃遍二十一世纪天下美食的张放而言,味同嚼腊,也就混个肚儿圆罢了。
正想看好戏的卜骨须暴怒,一阵哇哇乱叫,当即有两个匈奴人上前。一人揪住少年衣衿,两下一撕,将衣物剥下,暴露瘦骨嶙峋、鞭痕交叉的身材;另一人很顺溜地抽出皮鞭,叭地抖开,照着少年脊背狠狠抽去。
青琰看得柳眉倒竖,伸手入怀握住短刃,却被韩义瞪了一眼。青琰咬咬银牙,再望向张放,却见他恰好整以暇地打包食品,视若无睹,实在把青琰气得不轻。
那少女不顾统统,猛扑在少年身上,硬生生受了一鞭,皮絮与血珠飞洒的同时,少女兀自紧紧抱住那头骨酒器,不肯放手,明显这头骨与少女有某种特别干系。
这一下,莫说张放、青琰,便是韩氏兄弟与石牛等人,都是怒形于色。
话音未落,脸颊一凉,冰冷的刀刃抵在脸颊之上,刀柄握在卜骨须手中。这个匈奴当户奸笑着拖脱手腕,锋刃过处,皮破肉绽,鲜血长流。
张放抬手向保拥表示,筹办打包几份,带回给青溪聚的耆老、韩父、韩嫂子、另有阿离……蓦闻身后一阵放肆大笑,听得出是那卜骨须的刺耳破锣声,这回他所说的仿佛是匈奴语,而说话工具,则是那胡人少年。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