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奋斗在盛唐 > 第113章 拜谒冯刺史

我的书架

“当然。”郭恪顺手一指,道:“你看这街边种的不就是刺桐吗?可惜现在是春季,如果春夏之交,刺桐树梢簇簇鲜花,不让烈火逼迫木槿,灿若红霞。若能在暑天赏红花,才是一桩美事哩。”

郭恪能卸上面具,崔耕天然也是赋性透露。这是两人第一次如此的走心。

遵循大唐律令,重兵未得上命不得入城,违者视为背叛。折冲府一起急行军来到泉州城外,四百府兵当场驻扎。

这些灯笼或圆或方,上喷彩绘,乃至做成各种鸟兽的模样,令人目不暇接,叹为观止。

崔耕抿嘴一乐,促狭道:“怪不得大人一到这里就改了那副铁皮脸高冷范儿呢,本来是感染到了这里的人气。”

如何这么大事儿,宋廉都不露面?莫非说,如果跟那位武司马一样,分开泉州去哪儿公干,沈拓应当会提上一嘴。可恰好这厮重新到尾,只字未提,这分歧端方啊!

正在犹疑之际,沈拓已经站起家来,给两人举荐起冯朴来。

“呃……详细的,本官也说不上来。”郭恪抬头思考,“啧”了一下,道:“能够这么说吧,长安城多了几分贵气,而泉州城则多了几分人气。”

郭恪仿佛没发觉到涓滴异状,凝神谛听军令,不住点头。而崔耕的内心,此时则早已经翻起了惊涛骇浪。

来往泉州港做买卖的船只,大多是在四蒲月份跟着西南风而至,又在冬至前后仰仗东北风而去。

刺史府,就相称于一个详细而微的小朝廷,按说府兵换防这么大的事儿,刺史府统统的官员均应参加。由刺史做堂,长史宣布互换防事件,而司马和录事参军等官员则应庄严旁听。

“呃……”崔耕见势不妙,从速转移话题道:“郭都尉,你可知这泉州城除了被称为光亮之城,还被称做刺桐之城?”

郭恪则带着崔耕一起,引着一队人马,从南门入城,前去刺史府面见冯朴。

一朝天子一朝臣!

不怪郭恪不晓得这个说法,因为在现在的大唐年间,的确还没有“刺桐预丰年”的传说,但在崔耕的那场荒唐大梦中却有。

郭恪顿觉风趣,笑道:“另有这事儿?真是大千天下无奇不有。那如果天下各地遍植刺桐,官府及时调剂余粮,那我大唐岂不是年年歉收,天下无灾了吗?呃…我们到了!”

一念至此,他不由暗忖,宋廉好歹也是堂堂一州长史,说除名就除名,说消逝就消逝,莫非也跟长安城那场即将到来的政变,有着一丝一缕的干系?

“别有一番味道?甚么味道?”

到处皆灯光,仿佛全部都会都在闪动。

另有更诡异的是,沈拓话里话外,都没有提到长史宋廉的去处,实在是令人好生费解!

靠近街边的买卖铺户,乃至浅显民居,也都在本身屋子的入口处和天井中点了灯,照得四下里甚为敞亮。

郭恪却兴趣甚高,赞叹道:“人说泉州城可称光亮之城,真是一点都不过分。此地实在是个好处所啊!”

呀嗬,晓得的还挺多!

遵循宦海端方,坐在刺史下首不该该是长史宋廉吗?沈拓不过是一个七品官,论品秩连郭恪都不如,他安敢坐上属于长史的位置?

不过此话一出,郭恪又开端装逼上了,眉头微皱道:“甚么意义?铁皮脸高冷范儿?崔长史这是戏弄本都尉吗?”

待二人坐稳,冯朴使了个眼色,沈拓轻咳一声,开口道:“武司马受命去了长安,明天,就由本官向郭都尉交代驻扎泉州港诸事。起首,是驻扎园地……”

推荐阅读: 不死道长     三国之龙图天下     重生八零后:军爷求放过     契约100天:嗜血总裁的陷阱     九十续之他们的故事     重生1994富贵逼人     夜夜笙歌:冥夫欺上身     末世:我开局囤了一颗星球     都市极品门主     神级植物园     论熊孩子是如何黑化的     萌兽来袭,误惹妖孽暴君    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