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蔡使君不怕袁绍追责?”赵云脱口问道。
此时的赵云离蔡吉独一一步之遥,倘若他此时脱手挟制蔡吉,量蔡吉身后那二人也没法及时抢救。但是目睹着面前少女一副至心实意的表态,赵云一还真不该不该脱手。不过他嘴上却已冷酷地回绝道,“云不过一介武夫,现在主公已死,云只想回常山故乡。”
“托使君的福,锦西城百姓安居乐业,现在已开端动手春耕。只是自探听闻于道长在易都城施下‘山崩地裂’之术后,很多积善道的教民都但愿能随于道长一起为袁大将军效命。”林飞用心减轻了最后一句话的语气。站在林飞的态度来讲,能将于吉赶出锦西当然是值得额手称快。可如果是以引来袁绍这尊大神,乃至就此将火药的奥妙泄漏出去,那就乐极生悲了。
且就在赵云各式无聊之际,帐篷的布帘俄然被翻开了,只见前次在易都城外下套抓的黑脸少年,领着数名手持鱼贯而入,冲他躬身见礼道,“将军,吾家主私有请。”
常山?赵云?端坐帐中的蔡吉都没想到对方一上来竟会如此自报家门。幸亏颠末三年的主公糊口,蔡吉早已练就处变不惊的本领。更何况现在她的帐下文有郭嘉、庞统、贾诩,武有太史慈、张辽、张颌,可谓是人才济济。至于像曹操、刘备、袁绍之类的留名史乘的诸侯蔡吉也一一打过交道。是以赵云的俄然“呈现”当然让蔡吉内心有些惊奇,却也没有冲动到“倒履相迎”的境地。
蔡吉并没有理睬林飞的话外之音,却见她故作恍然大悟地拍了拍额头回应道,“瞧本府这记性,差点忘了林郎君有飞鸽传书,能知百里以外之事。却不知本府在易京的这段光阴,锦西城可安好?”
子龙哥到手也~~~大师给点票票庆贺,庆贺吧~~~~
面对赵云的疑问,蔡吉安然地回应道,“不瞒赵将军,本府暮年曾借袁绍之力出任东莱太守。此番出兵幽州乃是为了报袁氏之恩。现在易京已破,本府苦衷已了,也是时候班师回青州了。”
林飞与李敏的神采窜改十足都被蔡吉收进了眼里。借着身边震耳欲聋的喝彩声,蔡吉一面表示世人进大营,一面则同李敏等人并肩而行,抬高了声音问道,“依李大人之见,袁绍此番得胜以后会有何新行动?”
目睹蔡吉身边有此妙手保护,赵云不得不临时撤销了挟制女使君换小出营的筹算。但见他信步上前不卑不亢地向蔡吉抱拳见礼道,“常山赵云见过蔡使君。”
李敏没想到蔡吉会在这类场合问这类题目,不过既然对方问了,他还是顺着的思路照实答复道,“回使君,袁绍为讨伐公孙瓒,比年出兵,百姓早已疲困不堪,库中积储亦早已空虚。还是理来推断,眼下袁绍理应先调派使者将毁灭公孙瓒的捷报呈献天子。再临时罢兵,公布劝农令,使其治下的四州百姓疗摄生息。不过依老夫对袁绍的体味,此人刚愎自用,极好面子,现在又诛灭公孙瓒,自大有上天庇佑,恐怕不会就此甘于修生养息。更何况,现在的司空曹操出身没袁绍高,气力又不及袁绍,却公开挟天子以令诸侯……”
张辽与庞统对于蔡吉爱好招募降将的风俗早已了然。现在二人只是不动声色地向赵云拱手抱拳算是采取了新成员的到来。倒是赵云对蔡吉身处袁绍阵营另有些顾忌。须知,当初袁绍代替韩馥成为冀州刺史,冀州人士皆争相投效其麾下。可赵云却恰好挑选了公孙瓒来做主公。为此公孙瓒曾问赵云,“闻贵州人皆原袁氏,君何独转意,迷而能反乎?”赵云回应说,“天下讻讻,未知孰是,民有倒县之厄,鄙州论议,从仁政地点,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。”固然公孙瓒以后的所作所为,显现其也并非施仁政之主。但这并不能窜改赵云对袁绍的不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