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些涂脂抹粉的俊郎君,一起风尘仆仆地赶来黄县,可不是为了同平凡人家的小娘子谈情说爱的哟。”郭嘉回过甚冲着蔡吉似笑非笑地问道,“主公莫非还看不出这些少年郎君的心机?”
此时现在,远在东莱的蔡吉并不晓得有一帮老头子正在算计的婚姻大事。这会儿的她正忙着筹措开科取士之事。话说蔡吉当初在主持完讲武堂的毕业典礼以后,便向东莱、北海两郡收回榜文宣布向此二郡开科取士。遵循蔡吉在榜文中的说法,不管是何出身,只要自以为有才调者,都能够在八月十五日之前到黄县报名插手科举测验。中第者不但能在青、徐二州麾下谋得一官半职,乃至另有机遇被蔡吉直接招入幕府。不过为了安抚世家大族,蔡吉同时也规定,若因德行兼备而得处所官保举者,能够绕过初试,直接插手策问。
不过比拟那些住在才子坊前来碰运气的毛遂自荐者,另一些住在城中独门院落当中,或豪华酒坊当中的考生则较着要刺眼很多。这些人常常坐着精彩的马车或牛车,身边跟着多量的主子,其本人不但长得玉树临风,并且十有八九都握有处所官的保举书。不消问,这些从表面到打扮都堪比后代明星的考生就是所谓的朱门后辈。中国的宦海自古以来都有以貌取人的风俗。一小我如果长得欠都雅,那他就算再有才调,宦途必然也是盘曲的。是以汉朝处所官保举人才,头一个前提就是人张得要端方,气质好的在宦海上那更是人见人爱。
蔡吉被郭嘉如此一问,也不好再持续装傻充愣。只得干咳一声,向郭嘉廓清道,“本府此番开科取士招的是人才,而不是夫婿。”
却见荀攸搁动手中的手札,拱手答道,“回主公,与蔡氏联婚不失为化解官渡之困的契机。但正如文若所言,此事若措置不好,今后则会后患无穷。在此部属还是要再问一句,许攸真不知袁绍军粮之地点?”
虽说眼下曹操正与袁绍对峙于官渡,刘家王朝仿佛已经到了存亡存亡的紧急关头。但对青、徐两州的绝大多数的世家王谢以及豪门之士而言,蔡吉开科取士动静明显要比曹袁之战的战况更加吸惹人。毕竟不管曹操与袁绍谁胜谁负,刘协与袁绍谁来做天子,处所上的政务毕竟还需处所上的官吏来打理。只要能在蔡吉手中谋得一官半职,乃至只是稍稍闪现一下名声,都能够是就此翻开宦途的一次契机。
“既然如此。那主公还须当真考虑一下与蔡氏联婚之事。蔡安贞的粮草与兵马当然能解主公燃眉之急。可袁氏之鉴也不得不防”荀攸毫不避讳地向曹操发起道。
荀攸所谓的质子,当然不是指后代物理学上带1.6 x 10-19 库仑(c)正电荷的亚原籽粒子,而是指当代派往敌方或他国去的人质。向来能被称为“质子”的人质,都是王子或世子等贵族后辈。在诸侯林立的春秋战国期间,各国间互送质子的征象非常常见。像是秦始皇与其父亲赢异人就都曾在赵国做过质子。不过两国两权势一旦反目交兵,头一个不利就是质子。曹丕虽是庶子,但毕竟也还是曹操的亲,加上又尚未成年。是以荀攸才会问曹操舍不舍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