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完李隆基这番话,硕康先是躬身一拜,恭敬说道:“臣下感激大唐天子陛下美意,但是……”
之理。朕已经同皇室宗亲和朝中重臣商讨过了,决意将玉泽公主嫁与吐蕃,与赤厥赞普共成秦晋之好。两国和亲,自此永修敦睦,再不妄动兵戈。”
莫非此人就是阿谁躲藏身份而来的赤厥赞普?
赤厥赞普的目光非常果断,也是点了点头回应。
可到底让那位公主远嫁吐蕃,这却让李隆基犯了难。
只见硕康再次深躬一拜,朗声说道:“为表我吐蕃和亲诚意,赤厥赞普陛下另有一份重礼送与大唐天子陛下!”
高力士随即走下丹陛,来到了赤厥赞普的中间,双手接过这个金盖玉匣。
高力士也是极其谨慎谨慎之人,只见他也随即哈腰,将这个金盖玉匣一样高举过甚顶,不失一点礼数,然后缓缓走到了李隆基身前。
沈锋看着这个穿戴浅显使团成员衣服的年青使节,固然他低着头没有言语,却也向外披收回一股不一样的气质来,让沈锋心中有一种极其非常的感受。
硕康欲言又止。
殿内众臣也都听到了“佛顶骨舍利”这五个字,全都是震惊万分!
李隆基也已经下旨,将玉泽郡主收为义女,归入皇宗族谱,赐封号为玉泽公主。
自打万安公主一出世,就深的李隆基的爱好,也是他的掌上明珠。把她嫁到同大唐打了几十年仗的吐蕃,李隆基还是心有不忍。
“贵使,这就是你所说的那份重礼?”李隆基稍稍有些惊奇,却也没想到竟是如此精小之物。
听完这句话,李隆基的身子猛地一颤。
一听到硕康嘴里说出“但是”这两个字,李隆基也是微微一惊。
玉泽郡主正值婚龄,操行端方,各方面都令李隆基感到对劲。
玄奘法师从天竺求法而归,除了带来了大量的佛经以外,还带回了一些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,这此中就有佛指骨舍利、佛牙舍利等,全都是非常贵重之物,被妥当保存在长安城内诸多梵刹当中。
在这个时候提出另有重礼相送,这个硕康又到底有何企图?
李隆基并未将这物件拿出,而是仔细心细的看了一番,始终认不出这是甚么物件来。
沈锋将目光投向了硕康,接着又逗留在了站在硕康身边手捧那份重礼的赤厥赞普身上。
也恰是因为写在树叶之上,这些贝叶经需求极其妥当的保存,将它们存放在阔别空中潮湿,通风透气的高塔之上,也是一个最好的挑选。
只见在这个玉匣当中,放着一块直径大抵有四寸,黄红色,上面充满小孔的圆丘状硬物,底部模糊带着一圈焦黄,似有火烧的陈迹。
一听这话,李隆基和朝上重臣都是一惊,之前随吐蕃使团而来的那十几车礼品已经是极其丰富了,吐蕃物产不丰,那些东西对于吐蕃来讲也已经算是重礼。
唐朝的帝王固然以玄门初创人老子为正源,但一样也是尊崇佛法,倡导佛道一家。长安城内最高的修建,就是位于大慈恩寺中的那座九层高的大雁塔,那也是玄奘法师保存佛经之处。
一听这话,李隆基微微一怔。
这万安公主也算是李隆基老来得女了,在诸多皇嗣当中,也是春秋最小的一名。
自从唐太宗期间玄奘法师从天竺求大乘佛法而回以后,佛教在大唐也是富强起来。
思虑了很长时候,李隆基还是决定和之前的两位先帝太宗、高宗一样,从宗室之女中遴选出一名正值婚龄的来,收为义女,赐以公主的名号,同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一样和亲嫁往吐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