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华九州,六大诸侯国各自为政,拥兵自重,帝权形同虚设。国土周边夷蛮各族亦在虎视眈眈,梦华王朝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。
紫微坠,九州裂,天下颠覆。
孝明帝并未悲观颓废,他兢兢业业地恪守帝王之道,焚膏继晷地措置政务,只为将破裂的王朝保持得更久一些。
墨云蔽月,夜色沉沉。
孝明帝血洗观星楼以后,还是不放心,担忧帝星谶言传播出去,被六大诸侯晓得,为季子惹下杀身之祸。因而,他坦白了宁湛的出世,饰辞为清王宁守绪之子,并抱宁湛去清王处哺育。
帝星重临梦华的秋夜,观星楼血溅七尺,孝明帝的一纸杀令,让大司命云蛮连同门下数百弟子,无一逃脱杀生之祸。血迹斑斑的观星楼顶,只剩案台上染血的龟甲蓍草,仍在天风中隐示着未解的运气。
红颜铁衣战九州,一笑烽火灭诸侯。
浮生若梦华歌歇,天极何忆少年游?
在六大诸侯国的排挤下,昔日繁华显赫的梦华王朝已经摇摇欲坠,只空留着天下霸主的浮名。
观星楼的大司命卜曰:“九星乃为九鼎之相,喻上古禁灵九神。自千年前梦华建国,九星就未曾再现,此为大吉大变之兆。紫微为帝王之星,主此皇子必能重振梦华,君临天下。”
孝明帝听罢大慰,当即洒酒祭天拜祖。他为皇子取名为湛,喻含洗濯乱世之意。
过了整整一年,星象之波才垂垂安定。六国淡忘了这件事今后,孝明帝才以过继的名义,将宁湛接回宫中。此时,宁湛的生母许妃已经因病归天,没有子嗣的萧皇后视宁湛如已出,留在膝下悉心哺育。
十年前,帝都玉京产生了一件颤动的大事。
古籍中记录,伴随帝星呈现的星斗必是将星。将星主杀伐,兵祸,是孤煞不祥之星。承平乱世中,每一次将星临世,必然会掀起腥风血雨,战祸连缀。烽火乱世中,每一次将星临世,要么使战祸更甚,生灵涂炭,要么安定乱世,天下归一。
☆前传《少年游》
观星楼顶,大司命云蛮站在云阕之巅,天风吹乱了他的满头银发,他充满皱纹的脸上,俄然闪现出一丝惊奇。――在紫微星的星轨以后,竟然另有一颗隐星。隐星火焰般炽烈的光辉,乃至盖过了紫微星,灿烂华宇,晔晔生辉。
男孩翻开车窗边的锦帘,望向逐步后退的古城墙,强忍着眼中的泪水。
孝明帝担忧宁湛遭到不测,不敢将他留在玉京,只好忍痛送他入天极门,名义上是治学,实则倒是避祸。
光阴如梭,流年易过。跟着宁湛垂垂长大,孝明帝和晓得内幕的重臣,本来满腔热忱的心,逐步凉了下来。孱羸的宁湛得了天赋不敷的痼疾,宝贵药材和上古奇方也不知用了多少,却还是长年缠绵病榻,哪有一丝勇武帝王的影子?随时有短命之虞的皇子,如何能图他光复梦华,重整朝纲?
百里策悄悄感喟一声,将宁湛肥大的身材放平,看着他紧蹙眉头浅睡。
百里策猜透了宁湛的心机,缓缓道:“合虚山中的天极门是当世最盛的学门,天下各国的贵爵贵胄都以将后辈送往天极门治学为荣,如当代子不过是去肄业罢了。”
“您休听宫婢们胡言,”百里策神采微凛,皱了皱眉头,随即又驯良隧道:“梦华王朝建国至今,已是乱世千年,天授九鼎以佑我朝安天下,岂能如此轻易就被狼子野心之辈毁灭?”
宁湛没有再开口,身材孱羸的他经不住车马颠簸,偎依在百里策身边,难受地闭上了眼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