※※※
东始修步上圜丘,乐手们奏起“始平之章”,然后在婉转的乐声里,祭天大典开端。
三层圆台的北面正中为皇每上帝神牌位,其下一层东西两侧别离是日月星斗云雨风雷牌位。各神位前皆供着玉、帛、牛、羊、猪、酒、果、菜肴等祭品及各礼器。圜丘的台阶下,东西两侧设有编磐、编钟、鎛鼓、箎、箫、埙、笛、琴、笙、瑟等乐器,现在乐手整齐摆列,显得庄严持重。
拂晓时分,斋宫里鸣太和钟。
元鼎三年十一月,曾经权贵的五大师族,瞬息间便倒了梁、凤两家,并管宣、朱礼、周栗三位大臣撤职斩首,马准、秦高、刘良、王清安、田承五位大臣撤职抄家。
阶下百官见之,有晓得那人身份的蓦地惊心,有不知情的迷惑此人是谁。
而皇逖、安好远、丰极、白意马、华荆台、风独影、南片月七人倒是表情庞大非常。封王授国,多么尊荣之事,可他们现在杳无忧色,仰首望着圜丘之上的东始修,心底里升起哀伤与苦涩。
《东书·本纪·威烈帝传》载:元鼎三年十一月十二日,冬至。帝于祭天大典封七王七国,自此天下分别九州。冀州皇王,闽州宁王,雍州丰王,北州白王,幽州华王,青州风王,商州南王。帝御祈、云二州。
至此,已无挽回。
天然前些天,那些气势汹汹弹劾凤影将军的折子再也未曾呈现过,而先前递过折子的无不大家自危,每日如履薄冰。
目睹着燔柴已毕,可东始修却没有洗手上香之意,而是回身面向阶下百官,朗声道:“本日祭天,朕有一事要昭告六合。”
当殿中统统侍从退下,玉言天回顾望着殿中耸峙的东始修,“你本日封王分国,今后恐遗祸后代。”
祭天共有迎帝神、奠财宝、进俎、行初献礼、亚献礼、终献礼、撤馔、送帝神、望燎九道典礼。
语毕即跨步拜别,身后东始修还是耸峙殿中,悄悄的,好久后,他的轻语在殿中悠悠反响:“是善因还是恶果,千秋以后自有定论。然纵天下人诟之朕亦如是。”
阶下百官闻言无不迷惑,怔愣间,便见阶下那麻衣如雪的人步上圜丘,摆布两手,各捧一道圣旨。
他们八人终要四散分离!
东始修自玉言天手中取过一道圣旨,双手平举,然后回身膜拜:“皇天在上,后土鄙人,六合为证,神明为鉴。予东始修,本为布衣,寒微之时与皇逖、安好远、丰极、白意马、华荆台、风独影、南片月义结金兰,誓同休咎共存亡。自此十余年交战天下,一起浴血同业,得本日大东基业。今予为天子,当诺昔日誓词:封皇逖为皇王,封地冀州;封安好远为宁王,封地闽州;封丰极其丰王,封地雍州;封白意马为白王,封地北州;封华荆台为华王,封地幽州;封风独影为风王,封地青州;封南片月为南王,封地商州。而后七王佐朕,管理天下,愿彼苍庇佑,大东昌隆,太安然康!”
“玉师,天下臣民拜朕时总呼‘万岁’,可朕晓得一百岁也活不到,世上没有甚么千秋万世,一样也没有永久的一家天下,更没有哪一个王朝能万世不崩,天然也没有万世的承平。”东始修望着存着圣旨的白玉盒,神情间有着一种超然的安静,“若几十年、几百年后,东氏有不肖子孙苛虐天下,又或子孙无能把握七王,那他们也不配坐在玉座之上。当时,我甘愿是我们八人中的后代来改朝换代,起码我们辛苦打下的天下还是是在我们的子孙手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