轿帘放下之前,韩晔看到司徒皇后跟前的寺人福公公道与新科状元墨誉说着甚么,状元郎恭谨且谦逊地一点头,随福公公往未央宫的方向去了。
墨誉忙站起家,司徒皇后神采却非常沉寂,缓缓起家跨出两步迎了上去。
<TR>
朝臣结伴而行,他们二人落在了背面,黎国舅憨憨笑道:“落驸马何时有空,与落儿一同去娘舅府上一聚啊?”
司徒皇后道:“别站着说话了,去亭子里坐坐。”
司徒皇后淡淡一笑,凤目也没多少起伏:“臣妾与状元爷话话家常,这孩子是臣妾看着长大的,现在初入了朝堂,臣妾有些放心不下,再加上他要督导煦儿读书做学问,臣妾也得叮咛状元爷务必松散,不必因为煦儿的身份而有所顾忌,敢怒不敢言。陛下以为如何?”
“是。”墨誉虽不解,却还是跟上。
已经走下了重重石阶,离宣政殿远了,韩晔道:“娘舅也别太担忧,七殿下年纪小,对这些东西有兴趣也属人之常情,待状元大人对他加以指导,光阴一久,必定能拧过来。”
司徒皇后抬起凤目睨了他一眼,唇边带着一抹笑意,道:“墨誉,你这孩子本宫自藐视着长大,总算没看错,现在高中状元,也不枉你一向以来的勤奋勤奋。”
“娘舅说得是。”韩晔送黎国舅上了轿,又瞥见诸多朝臣的官轿抬出去。除非有严峻事件需哀告急措置,普通五日才上一次朝,称为常朝。常朝过后,韩晔要去礼部,礼部尚书崔明成特地等他一同前去礼部官署,即便韩晔的官职只是个无关紧急的闲差,但他仍需意味性地去熟谙一番礼部事件。
司徒皇后这才回身,掩去脸上一闪而过的落寞,凤目看向墨誉:“来了?”
但景元帝却没有要难堪他的意义,对司徒皇后道:“御膳房的西域厨子新做了一样糕点,叫做‘花团锦簇’,朕瞧着不错,送来给皇后尝尝。”
高耸的一句“来了”,也不指名道姓,乃至没甚么君臣的隔阂,像是闲话家常似的。
他虽语气冷酷,出口的话却非常诚心:“戍表兄爱好曲艺,也非见不得人,陛下便对曲艺非常爱好,宫中对礼乐之事也更加看重。娘舅所担忧的,不过戍表兄流连坊间,无所正路,依韩晔所见,既然陛下钟爱曲艺,而表兄又有此癖好,较之那些专断教坊司和钟鼓司的寺人,表兄难道更合适担此职务?若戍表兄谋了此项差事,一来,也算为娘舅解了心头之结,二来,与陛下靠近的机遇更多,与百官相处的机会也更甚常日,宦海上略一谋练,戍表兄天然晓得该如何行事做人。”
韩晔浅笑不语。
司徒皇后轻笑,淡淡出声:“既然如此,剩下的这些就赏了墨誉吧。”
本来只是闲谈,倒引出皇后不冷不热的自嘲,景元帝顿时连喝茶的兴趣都没了,神采甚是尴尬地将茶盏重重掷在石桌上,杯底碰到石桌,杯盖碰到杯缘收回两声分歧的脆响,一旁服侍的宫女寺人们都识相地低下了头。
寺人总管高贤立于一旁,面色毫无颠簸,像甚么都未曾听到似的,又仿佛这类场景实在常见,他不需费任何口舌出言化解帝后纷争,只是挥手让那些寺人宫女都退了下去,他自个儿也渐渐往石阶下走。
景元帝竟也不恼,只是墨誉在场,神采有些不天然,见司徒皇后这么一说,景元帝也看向墨誉,浑厚的帝王声说道:“尝尝吧。朕不喜甜食,皇后倒是喜好,若皇后说特别,必定是特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