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来一趟回泾河县的火车在凌晨两点多,在省会闲逛到入夜下来,姚祺年才不紧不慢的去火车站。
如果从小兄弟这买,他好歹还能捞一分钱的差价, 一年起码能捞一百多块。
正筹算叛变时,赶巧了,一辆手扶拖沓机打他们身边路过,姚祺年忙拦住,扣问之下,才晓得这是回他们公社的拖沓机。
二来家里的水牛负重有限,一次最多只能驮运五六百斤稻谷,此次他要回收的稻谷量比较大,一头水牛交来回回太费事。
宋明好又递给他个咸鸭蛋。
刘徒弟一愣。
实在他最想买的是报纸期刊,特别是期刊,最能反应最新政策走向,可惜他没有事情证,没法买。
“借我使使。”姚祺年道:“买报纸。”
“你说我这拖沓机啊,分地单干从出产队买返来的,折旧以后九百六,如果新的,起码得一千五。”
还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呢,人设可真好。
“大兄弟,你想买拖沓机呐。”小伙子大声问。
宋明好揉揉眼,大抵是睡含混了,模样有点呆傻,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,没精打采的跟在姚祺年身后上车,找到坐位以后,倒头就睡。
此时姚祺年一身轻松,回房后,几近倒头就睡。
宋明好已经到了,在不大的候车棚里坐着吃馒头,小脸一鼓一鼓的,让姚祺年刹时想到仓鼠。
一斤大米, 姚祺年能从中获得六分钱差价, 半年三百六十块, 一年就是七百多,刨除运输费和脱壳费,也会净挣起码六百块。
宋明好几近没踌躇,利落应好:“行,我也不如何看报,你想用就拿去用吧,不过只能在我们泾河县用,省会买不了。”
“你看我这辆拖沓机如何样?”小伙子道:“我筹算卖了,你如果看行,随时过来买,我就住王郢出产队,你跟人探听东子,一准能找到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