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时也提到在热河所受的委曲,抚今追昔,虽有感慨,却也掩不住迟疑满志的表情。
等钟打九点,文武百官,纷繁进殿,礼部和鸿胪寺的执事官员,顾问着排好了班。已初三刻――十点之前的一刻钟,寺人递相传报,说天子已奉两宫銮舆,自宫内起驾。
然后,慈安太后也说了几句,都是门面话,她叮嘱恭亲王要以国事为重,不要怕招怨,不要在末节上避怀疑。
两宫太后接管了朝贺,还是措置政务,改在东暖阁召见议政王及军机大臣。安插已有变动,御案坐东朝西安排,两宫太后,慈安在南,慈禧在北,案前置八扇能够折叠的明黄纱屏,小天子仍旧坐在前面。
慈禧太后最重恩仇,想到本日的一番风景,天然是恭亲王的旋乾转坤之功,其次是曹毓瑛的从中调停策划,以是把他们两人大大地赞美了一番。
慈禧看着安德海,决然决然地说:“不可!你不是服侍养心殿的质料。”安德海磕了个头,委委曲屈地站了起来。
这道上谕是用天子的语气,实际上是两宫太后申明垂帘“本非意所乐为”而不得不为的苦处,措词极其委宛,字里行间,很有求恕于天下臣民的意味。
因而净鞭一响,寂静无声,只听远远传来沙沙的脚步声,由隐而显,终究看到了醇亲王的影子,他兼领着“前引大臣”的差使,以是走在前头。
脑后拖着一根闪闪发光的崭新的蓝翎,紧跟着西面软轿走,把那张小旦似的脸,扬得老高,那份对劲,就象他做了天子似地。
接着是景寿、伯讷那谟诂,以及由王公充当的那班御前大臣,分红两列,引着小天子的明黄软轿,进了养心殿。
听政的地点,仍然是在养心殿,平常召见军机及京内官员,在东暖阁,遇有典礼则临御养心殿明殿。此时早已打扫得干清干净,安排得整整齐齐。
此时目睹大局已定,政柄有归,顾念着本身的功名繁华,不但不敢再在背后有所私议,并且都一窜改望保存的态度,纷繁去办理要上奏给两宫太后的贺表了。
“是!”恭亲王接了折子又说道:“臣等拟议,垂帘是非常之时的非常之举,应当有一道上谕,诏告天下,申明两宫太后俯允垂帘的本意。”
“对啊!”慈安太后接着他的话说,“这原是万不得已的行动。只等天子成了年,天然要归政的。”
“不求主子赏别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