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她走了,绫惜便服侍淑妃回了寝殿:“这几日娘娘瞧着是瘦了些,可不能再率性了,转头新做的秋衣宽松了,穿到身上可要欠都雅。”
人还是那小我,可衣裳换换到底能有些新奇感,不至于叫陛下看了腻烦。
小宫人们抬出去的是两身新的秋装,一身是蜀锦做的香叶红袄裙,上绣飞鸟戏梧桐,非常合适春季天景,别的一身倒是三叠曲裾深衣,衣裳没有一丝的绣纹,倒是层层渐染的豆蔻紫色,瞧着新奇又素雅。
像谢兰如许的大姑姑,看妃主位分,从正七品到从七品都有,又可称之为掌宫女官,同尚宫局的尚宫官职相称,在宫里是相称有脸面的。
就这么简朴一个照面,端嫔内心便又要感慨:“淑妃娘娘身边这些人物,没有一个简朴的,到底也是命好。”
跟在淑妃身边的人,除了谢兰是自家跟来的,照顾她将近二十年,对她的情分做不得假。旁人大多都是萧铭修亲身选出来的,恰是要用淑妃的人,才要给她最好的部下,不然转头办事倒霉,坑的还不是本身。
本日叫端嫔碰到此中一名,不免不猎奇,不由问道:“这位便是绫惜姑姑吧?”
她现在刚三十的年纪,性子和顺,说出来的话如沐东风,最晓得如何劝淑妃。
甭管端嫔一旁如何想,放到淑妃这是真的极受用的。
“端嫔娘娘那里的话,我们景玉宫本日但是双喜临门,前有您亲身驾临,后有陛下赏菜,真是蓬荜生辉。”绫惜姑姑便笑着退到淑妃身后,服侍她炊事。
淑妃除了夏季里偶尔穿齐胸襦裙,常日里还是以袄裙为主,到了秋冬两季也会添些曲裾大衫之类,绫惜也尽量不叫她穿衣太反复。
苏年又笑,瞧着更加恭敬,他口齿聪明地报了一遍菜名,这才退了出去。
她说着话,手里的荷包顺手就推了畴昔,苏年笑呵呵站在门口, 也利利索索接了过来。
绫惜抿嘴一笑,回身号召小宫人把衣服架子抬出去,又畴昔扶起淑妃:“刚用过午膳,娘娘且站会儿消消食,瞧瞧刚做出来的秋装再躺下歇,细心别积食。”
绫惜姑姑见她面色不好,便盛了两碗鲫鱼汤,一碗放到自家娘娘跟前,一碗亲身送到端嫔手边。
太后这一肚子苦衷,谢婉凝心知肚明,她本就不求同萧铭修天长地久,内心头没所求,日子就轻松很多。再加上首辅令媛宜妃,青城书院院长令媛贤妃,另有护国将军家的端嫔,这些人的出身背景都给了太后些许震慑,反而谢婉凝平平平淡了。
管事姑姑皆有八品官职,又可称为掌殿女官,在主位娘娘面前自称下臣,是并无不对的。
谢氏再如何,也比不过她们王氏,作为占有盛京几十载的后族,不是等闲便能撼动的。
宫中的炊事都是有定命的,便是淑妃娘娘如许的正二品妃位,也不能过分肆意妄为。像鱼虾之类的鲜物,并不是日日都有的用,宫中的鲜物如果不新奇,叫主子们吃坏了肚子,御膳房是担不起这个任务的。
这些姑姑宫女虽是得陛下叮咛来服侍淑妃,内心也清楚今后便是淑妃的人,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的事理大师都懂,也因着淑妃脾气开畅体贴风雅,垂垂都喜好上这主子,服侍起她来没有不消心的。
绫惜本日是特地过来接待端嫔的,她管着淑妃身边衣被布匹等事,每季都要给淑妃赶制新衣,怕绣纹、色彩、料子用的不好,老是要事事都过问。
这菜名一念出来,谢婉凝便晓得是乾元宫小厨房的“特性菜”了,便是碟碗用的都分歧,每一盘上面都特地贴了签子,以表白是出自哪位御厨之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