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如此也好,只是又要劳烦阿顺的舅公舅婆了。”韦存福想了想。“浩源,你去厨房取些熏肉熏鱼来,送给先生。再去拿些白米,用竹篮装了,给阿顺带归去。”
“不知黄老爷如何能请得黄先生这大儒来此偏僻山村教书?”智先问。
门前无甚好茶饭,
“你这是甚么话?”韦存福瞪了一眼浩源,“我待阿顺,如同对待本身侄子,你与他一同读书认字,我本就非常欣喜。照你这么一说,我倒像是吝啬之人了。”
“智先,你看这路上的僚人。”昌发用僚语号召智先,用眼神挑着路上仓促运送砂石的行脚夫。
“老爷这卧房倒是潮湿了些,须得经常通风曝晒,以免虫蚁滋长。”
“这些年我都在靖西居住,这屋子倒是很少踏足。”韦老爷摇点头。“这本是韦家祖宅的卧房,家里最大的娃儿娶妻都居住在这房内,现在已是十数年未曾沾过喜气了。”
“这倒不然,那我学了汉话,今后也能够帮阿爸打理州县政务不是。”浩源捏着韦存福粗糙的大手,又嗤嗤地笑了。
“你这娃儿,莫非是但愿你阿爸天天抱病不成。”韦存福假愠,嘴上却还是是笑容。“再说了每年哪个节日我是不返来的?且不说远了,大后日的牛魂节,我哪年不给你带红布头。”
“好好好,只是你这日日玩闹,既不事农桑,又不习技艺,又不学行商,看你迟早和黄老爷那纨绔儿子一样了。”
“这黄老爷于家父有恩,故黄老爷一呼唤,我便来了。”黄伟翻开衣衿,让风吹出去些,以消弭沉闷。谁知这山间中午的热风更是澎湃火辣,吹在胸膛上,竟热辣难忍。
“阿爸要不是生此沉痾,怕是一年都不回安德一次了。”浩源趴在韦存福身上,倒像个三四岁的奶娃娃。
“那是因为他被欺负惯了,如果像黄家少爷一样身强体健,怕浩源也像他普通咄咄逼人了。”
这阿顺才一发声,不知那边人家,竟和出这僚歌的下半。
“这谢早了,往靖西另有几里路程须得同业,你这谢过了,到靖西岂不是要再谢一遍?哈哈哈哈。”智先与他开着打趣。
“这千万不成!”黄伟急得站了起来。“少爷乃令媛之躯,怎能做如此之事。何况一介儒生如此坐在车上,岂不令人贻笑?”
“如何这村庄里每搬来一人,这韦家都会上门问候吗。”张育德问。
只要山歌敬客人。”
“如此就奉求韦少爷了。”黄伟不好推让,只得承诺。
未几时,那韦智先竟拖来一辆独轮车,上边用麻袋铺成垫子。
来交常常多次的巷子,张育德也是走的熟谙了。只是这几次老是走得太仓促,偶然静赏村中的风景。不知哪户人家的三角梅,长长一只伸出院子,绽放一颗颗刺眼的紫色;那里的喜鹊,绕着那家乌青的瓦砾,喳喳叫个不断。
“前面便是靖西了,先生若车上逼仄,便可下来前行了,这路倒是好走很多。”智先笑道。
这山间巷子多得是细碎石砾,即便是整天在乡间驰驱的韦智先,也不得不穿上布鞋,才得以在这崎岖嶙峋的山路上前行。
“村前溪水浅又清,
“阿顺可会唱僚歌?”
“张先生现在能教这娃儿读书,那是再好不过的了。这些光阴烦请先生劳累,如有甚么所需器物,请先生直言,我差人买回便是。”韦存福转头对张育德说到。
韦昌发用僚语对着黄伟嚷了两句,然后哈哈大笑起来。智先斥责了昌发两句,竟也憋不住,畅怀大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