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公孙孙一为首的内阁会按照所呈奏事项的告急程度、有无需求等,事前遴选一次送来的折子,将要紧的送到帝君议事阁,次日上朝时由帝君主持,与大臣参议折子上的国情民事,大臣如有事启奏,也不囿于折子,可在朝上直言禀圣。但普通而言,若臣子有事启奏,也会提早书一道折子送入宫中,好让帝君内心有个底。
我将一本又一本奏折接连扔到天佑王脚下道:“这武将磐安,传闻是你从边疆一步步汲引上来的,这折子上说,武将磐安身上背着三条性命,因兆尹王泽对峙秉公判案,放火烧了王泽宅邸,所幸无职员伤亡。”
入帝宫后,深蓝色的官袍从眼角一闪而过,天佑王急仓促拿了两书案的折子给我。青州共四十七城,除了帝城腹周的八城折子一日一送外,其他三十九城的折子都是隔日送一次,即便如此,等送到宸乾殿,当日看的大多是些五六日前的折子。
一行十四人,一起骑快马从潼关到帝城,只用了三日。虽说这三日路上有很多埋伏,但羽林卫都一一对付过来了,唯有一次是趁半路人马不在时偷袭,眼看撑不过,武卫只得出来帮手。
不过半个时候,那抹湖绿带着箫崇端来了,随行的,另有户部侍郎孙荐之。我让人给天佑王、箫尚书、孙侍郎各安设一个蒲团后,看了孙荐之一眼。
箫尚书笑道:“前年的国库开支预算,以及客岁国库实际的各项开支,荐之都有参与考核,故臣也将荐之带来了,还请国师莫要怪臣先斩后奏。”
这满案的折子,除了无关紧急的,就剩下鸡毛蒜皮的。公孙深知,帝君喜好看各派党系斗得你死我活的折子,可这些弹劾的章子,却没有一个能撼动底子,都是些浮于大要的牢骚。
方才研磨的公公尖声尖气道:“主子这就去尚书府请箫尚书过来。”
终究翻出来个不是废话的折子,是舫城都尉张择之十天前所呈,大略读过眉头愈陷愈深,将折子搁在彩釉龙纹香薰铜炉下,遣了研磨的寺人速去请天佑王。
天佑王来时法度仓促,还是今早那身深蓝色的明服,我从铜炉下取出折子重重扔到天佑王脚下道:“王爷看一看,舫城水患,淹了很多人家。张泽之十天前上了折子请国库拨付赈灾银两,安设哀鸿,重新加固河堤,为何这一等的折子至今未批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