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士相许是认识到本身的话语对齐豪有所影响,便转了话头,扣问他道:“安西王两次率军攻打广东,到底意欲何为?”说话间,已将李定国三字替代成了安西王的敬称。
周士相听后思考开来,永历朝廷是于广东肇庆所立,却因广东沦于清军之手而耐久驻于广西,现在更是搬到了贵州安龙府,如果李定国早有移驻永历之心,并且胜利篡夺广东,那么他还真有能够把永历朝廷迁到广东来。那样一来,人在贵阳,实际节制贵州、云南、湖南一部的孙可望对广东的永历朝廷就是鞭长莫及,永历还真能就此咸鱼翻身成为真正的天子。只不过到时郑胜利会不会和李定国一样奉永历为主倒是难说,南明派系斗争狠恶可不是世人所能设想的,各个天子你方唱罢我来唱,比之当年万历、泰昌、天启、崇祯四朝上演了数十年的党争还要短长,要说这南明究竟亡在那边,恐怕这派系斗争要占大半。究竟上郑胜利在汗青上所作所为多数要归于拥兵自重的军阀一列,而不是忠臣义士的多。
齐豪以本身曾做过总兵官的目光及对孙可望、李定国的熟谙阐发了孙李二人内哄后的南明局面走势,同时也提出了本身对于困守孤城的承平军当何去何从的主张。很较着,在晓得李定国和孙要望内哄,李定国雄师绝无第三次东进之举后,齐豪对于困守新会的承平军已经不抱但愿,不然也不会委宛提出突围逃窜的定见。
未等齐豪答话,绿营降将。现为承平军试百户的李辅国就不屑道:“安龙府的永历名为天子,实则倒是个傀儡,彼时天子另有诸侯,诸侯亦尚知有天子,明天子却不能自令。这等天子值得去抢来抢去么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