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备道:“某何罪之有?”
刘备暗道,混蛋,我要有证据还用鸣冤?我和大师鸣冤不是但愿你们廷尉重审此案吗?当下把眉头一蹙,反诘道:“皇后在位多年,用心奉侍天子,母范天下,百姓咸服,一向无事,怎的俄然就现巫蛊?且王甫此等宦官,奸滑奸刁,素无信义,他的话怎能轻信?此案疑点重重,我等太学士子为免皇后蒙受不白之冤,诣阙要求重审,有何不成?”
天子一想也对,刘备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甚么都敢说的性子,磨磨也好。便命廷尉把刘备等人临时收系狱中,不得有所怠慢。
书罢,刘备掷笔于地,一言不发。左监拿着一看,心中震惊不已。这,这刘备,真乃古往今来罕见的朴重之士啊!忙携了卷宗,仓促往宫中而去。
其他诸臣相互传看间,天子道:“宗伯安在?”
三公九卿把卷宗看完,心中无穷感慨,不想刘备年未弱冠,竟有如此之慨然时令!真乃世之罕见!
廷尉领命,心中倒是苦笑,这不是让我养一帮大爷吗?万一有个闪失,如何是好?
刘备悲忿之下,写出了一首删节版的《正气歌》。删去了此时未曾产生过的事迹和文天祥的小我经历,其他剩下的都是精华。怪不得左监见了震惊非常。
天子这就怪了,廷尉的人自成体系,向来只听天子的,天子让查谁就查谁,明天这是如何了?俄然之间就有方向了?
左监脸上似笑非笑,道:“你说王甫奸滑,那就是说你之前所说的请诛奸邪,就是王甫?”
宗正刘焉便出列拜道:“臣在!”
一中间的曹节未看清楚局势,心有不忿,便跪对道:“陛下,刘备才情时令,皆为脱俗。然少年不经磨砺不堪大用。不若收在狱中一段光阴,磨磨刘备身上的娇纵之气,也好教他晓得畏敬。”
刘备听他这俄然降落下来的语气,倒是会错了意,觉得天子欲定罪于他,不然这左监这话说得仿佛要他交代遗言似的?刘备心中惊惧,却又当即安然,他已经死过一次了,又有何惧哉?只是可惜功业未竟身便先死,刘备又悲又愤又恨,满腔情感化作一声大喝:“取纸笔来!”
看完以后,天子沉默很久,才把卷宗下发给群臣,道:“众卿看罢,看完了再议一议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