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风尘奇女,一个诗坛妙手,一来二往,交谊日深,崔即另题一绝:“觅得黄骝被绣鞍,善和坊里取端端。
左边黑书桌两边的是仆人的婢女,一着红色套裙,一着红色衫裙,色采光鲜,有层次感。
此图用水墨白描伎俩,画梧桐一株,桐荫如盖,桐荫坡石处一人抬头闭目,坐於交椅之上,神情活泼天然。构图简练,用笔洗练,气势萧洒,韵致清逸,是唐寅白描人物画佳作。
此生已谢功名念,清梦应无到古槐。
十里桐阴覆紫苔,先生闲试醉眠来。
唐伯虎卷起画卷,看了看屋内的沈九娘,抚了抚髯毛,沉声了半晌,仿佛在回想甚么,然后轻声笑道:“呵呵,这当年画中的唐朝墨客崔涯和名妓李端端,恰是现在的愚兄和你嫂嫂九娘。”
回到桃花庵中,唐伯虎为乐文三人别离画了三幅小我的肖像画,然后又让乐文和丁珂儿在一起,画了副像合照一样的情侣画,最后又画了副三人在一起的画像。
唐寅即据此创意,将李氏向崔生讨情窜改成当场评理的画面,突显“黑妓”的聪明和胆略:她娇小端丽,傲然玉立于崔家客堂,脸部神采安闲风雅,又稍露不安和等候,手持白牡丹,据理巧辩。
只见此《桐阴清梦图》最顶端,题着一首七绝诗。
有戏之:“李家娘子,才出墨池,便登雪岭。何期一日,吵嘴不均?”
崔涯静气安坐,凝神聆听,内心佩服之情溢于端倪间,手按卷纸正拟写或已作的新诗。
“此画是愚兄当年在科举会试泄题案后,得志之作,哎……”唐伯虎看到这幅画,又想到了当时的景象,不由悄悄叹了口气。
钓了一个时候的鱼,木桶里已经有六条中华鲟了,而这六条中华鲟里,只要一条是乐文钓上来的,其他的五条满是唐伯虎钓的,不过当乐文钓上这只中华鲟时,也让他乐了好一阵子,或许这就是垂钓的兴趣地点吧。
诗、书、画相得益彰。虽未署年款,但从题诗内容能够看出,此图是他在考场案受打击回姑苏后所作,是唐伯虎看破尘事,不再寻求功名,今后幽居林下的写照。
因而“大贾居豪,竞臻其户”。
唐伯虎缓缓的收起这幅《桐阴清梦图》后,然后又翻开一副《李端端图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