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但是为了性命着想,并且在这个乱世,想要真正为百姓做点事,坐在皇宫反倒不如出去行事。
至于禁止中原群雄盘据的战役,姬平却向来没想过。
荀攸眼中又一道精光闪过:“去河东郡。”
这一世,如果能够,他想着建一座书院,把那些能影响汗青的小辈们全数拉来洗脑,比如诸葛亮,司马懿,陆逊,另有曹丕啊甚么的,貌似他们目前才不过七八岁,另有机遇。
董卓现在虽是并州牧,却没有赴并州上任,而是将重兵屯在河东郡,观京师意向,以是河东算是董卓的老巢了。
“河东郡?!”姬平失声道:“你肯定是河东郡?那但是董卓老巢!”
并且,对于入主并州抗击北方外族入侵,他也非常心动。
其次是河北,冀州之地,地区广漠,山海夹峙,我朝光武大帝便是以河北之地囊括天下。
民族融会的体例多了去了,凭甚么是那些外族几近杀尽我们汉族百姓,并且是那种残暴的体例,如果那些砖家处于这个期间,恐怕就不会那么说了,他们向来不会去从人道的方面去考虑。
不过姬平佩服的是荀攸出身王谢,出运营策时却很公允的就事论事,或许这就是真正的谋主和名流吧。
姬平点了点头,暗自思考起来,他不晓得何后会不会承诺他的要求,不过看荀攸如此笃定,应当没题目才是。
他怕死,但并不代表怯懦和无情。
但是最后一条,河东离雒阳近,如雒阳有变,可随机应变,却打动了他。
“而陛下最宜采纳的战略乃招纳流民,屯田疗养,厚积粮草,提拔士卒,磨砺兵革,广纳贤才,暗积气力,以白波黄巾与南匈奴为保护,待中原乱起时,坐观虎斗,机会一到,趁机占有上党,平抚白波,镇抚匈奴,掌控太行之于冀州关隘,而后北取并州,厉精兵,建铁骑,东平幽州,合围兼并冀州,而后囊括天下。”
如果能成的话,有荀攸的一番运营,又有张辽在外,他便需求做一些打算了。
荀攸说到这里顿了顿,又道:“不过河东及并州之地,比之关中与河北,养兵之力不敷,故而以此为基,其要在于精兵之道。而此计亦非常凶恶,河东郡情势庞大,并州民风剽悍,兼有匈奴、乌桓、鲜卑,并州西部又有凉州羌族,篡夺并州幽州以后,更是直面塞北外族。但以陛下之身份,唯有行此之险,何况秦皇汉武之事,需求行非常之举。唯陛下决计。”
鼎足三分都在于世家,曹操、刘备、孙权在盘据雄起之时,均遭到了世家的掣肘,乃至刘备和孙权厥后向世家权势让步换来立国,而曹操固然公布招贤令等一系列政策想要压抑世家权势,但结果也不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