伏泉听后一怔,世家大族早已将手伸向受灾百姓,他们本年能有活路?天子不知吗?待看到刘宏神采不似作伪,心中思考便了然了,这天子年幼即位,善于深宫妇人寺人之手,他能晓得的应当只是宫里寺人妇人想让他晓得的,而不晓得的也只要朝堂诸公开议政朝会时,才会主动挑选些能让他晓得的才奉告他。
刘宏闻之一喜,从速问道:“何法?速速道来。”
这时候刘宏感受殿内幕况不对,固然伏泉所说令他甚喜,但还是厉声说道:“都开口,皇宫以内汝等休得猖獗。”
“陛下所言极是,先帝时,太尉陈公曾上书“三空”之厄,故山泽苑池亦无太多野物可捕食,而赈恤和廪贷亦没法解此困局,吾法是以工赈灾。”三空,是指郊野空,朝廷空,堆栈空,赈恤即朝廷犒赏哀鸿赋税,活人给粮,死者出钱,廪贷则近似于后代的存款,国度调配物质,贷出耕牛、粮食于百姓,令其出产自救。
“诸公会捐乎?”
稍后伏泉回击道:“张常侍此言差别,高天子与民约法三章,至文帝后大胆‘更法’,‘缇萦救父’今后,更是拔除肉刑和废除‘以诽谤、妖言定罪’,小子议论灾情又何不当?于公,陛下乃是天子,《诗经》有云,溥天之下,莫非王土;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,此意说天下都是陛下之天下,那么天下之事亦是陛下之事,故天子忘我事,天下之民皆可谈尔;于私,天子乃吾家人,吾四世祖晨公尚高平公主,吾伯父完公尚先帝长女阳安长公主,吾母宋氏与皇后本家,亲戚之间议论家事,本属平常,敢问常侍,小子为何不能谈及赈灾之事?”
只是此次强取豪夺雒阳百姓的地盘,多为雒阳间家大族,乃至麋良这位徐州巨商都去看地,想来宫里寺人妇人也参与此中,风声未到天子耳中,至于朝堂之上,真正视名利于粪土的又有几个,衮衮诸公多世家出身,虽清名者不在少数,然其清名皆因家属富庶,豪华糊口不需贪污罢了,但其家属之钱归根到底不都是血腥堆集百姓心血,从而成为一方豪强?你说朝廷非论中朝外朝会有人会为此发声吗?
天子说了话,在场的张让和伏完这才敢回话,也不住赞叹,毕竟只要略微有些学问的人都能从这诗里感到内里的场景。
张让一惊,赶紧施礼认错,伏泉亦然。只此一招,刘宏就保住了亲信寺人的颜面,又小小的经验了看似不知天高地厚的伏泉,帝王心术逐步养成。
殿内静的可骇,伏泉所喊之诗气势恢弘澎湃,偏又让人动情,他又悲情号令而出,并且诗中充分描画了大水的可骇,令人不由得代入其景,从而神驰。
“孺子休得傲慢,国度大事岂是汝这黄头小儿群情,国库空虚,陛下怀仁德之心,才凑齐赈灾所需,哪还不足钱犒赏?”天子还未回话,他身边的张让倒是急了,他们这些寺人个人早就盯上城外埠盘久矣。未想伏家这少年竟然此时于天子提了这茬,如果天子再多赐赋税,使得百姓不再卖地,他们的一番运营可不就打了水漂,气急说道。
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
“以工赈灾?汝错矣,朕何尝不想如此,但早已言道国库无钱,何故用工?”王莽时桓谭便提出了官府出赋税赐与哀鸿,供其衣食,令其修治河水的以工赈灾的分身思惟。
“不会,但如果坊间传言陛下带头捐款已帮助哀鸿,然朝堂诸公皆未捐矣,敢问陛下,诸公该如何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