究竟上,在刘知远称帝之前,在关右陕州,已经有报酬天下首倡,正式掀起了抵挡契丹统治的海潮。
募兵的建议,是刘承祐提出的。这些光阴,有很多人因中原、河北局势动乱,来河东投奔刘知远,这些人中,或有智谋,或有武勇,有很多人才。
同时,刘知远派出了数十路使者,分赴各州,向天下宣布他即位称帝的动静。对于邻近河东的州县,似晋州、潞州者,更派了几名专员前去,诏令归附。晋潞两州,当河东南下的要道,有一个共同点,就是他们的节度使都去汴梁觐见耶律德光了。
厥后刘知远的反应证明,他真的只是纯真地想要遴选些军队充分宫城禁卫,被刘承祐这么一搞,就变成了集全军精华成军。从包含龙栖军在内的诸军中,刘承祐凑了个整数,总计遴选了三千士卒以成军。
当然,新官上任另有三把火,刘知远初登皇位,如何能够毫无作为。起首便下诏,免晋阳百姓本年两税以外统统冗赋,以筹推戴之功。
刘知远并没有急着变动国号,为了表示担当后晋的正统性,只烧毁了“开运”这个年号,转而相沿晋高祖石敬瑭的“天福”年号,称天福十二年,并且当着群臣的面,语气欣然地说了句:予未忍忘晋。
至于第三诏,则是在晋阳高举义旗,募集天下智勇之士,共讨契丹。这就是一纸募兵令,但打着讨灭契丹的大义灯号,以现在的大环境,结果会很好。
由此,刘知远正式决定新组一军,号角也接管了刘承祐的建议,号“控鹤军”。
在这几白天,刘承祐非常地繁忙,主动地从晋阳诸军中遴选精锐,以弥补禁宫。对这个差事,刘承祐非常上心,提拔精兵,这是可贵的机遇。
部下的精锐被抽调了,晋阳诸军上至都批示,下至都校,多少有些不乐意,却没得体例,天子要组建宫城禁军,谁敢正面表示回绝,更不敢去刘知远面前抱怨,都只能捏着鼻子认了。仍归刘承祐统领的龙栖军,也抽调了一部分,数量还很多,有三百余人。
厥后,刘知远连下两诏,诏令天下,其一曰:诸道为契丹括率钱帛者,皆罢之。其晋臣被迫胁为使者勿问,令诣行在。自余契丹,地点诛之。
不过对此,刘承祐并没有甚么不满,军士多数是他遴选的,固然没有大的行动,却也借机安插了很多低下级军官。
新朝既立,新皇即位,本该万象一新,但晋阳城中的百姓很快便发明,除了刘知远从北平王变整天子以外,统统仿佛并没有太大的窜改。
十五日因为“称帝”之事担搁了,因而重新定下了出征日期。这回,选在了仲春十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