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本日时候未几,明日孤王会将此屏风放在中心官署,并遣人常候其侧,以便随时为诸位讲授,可好?”
对于武威城的位置,朝臣们并不陌生,皆是认同刘彻的话,此城确切能扼守住河西走廊进入雍凉的咽喉要道。
“函谷关西据高原,东临绝涧,南接秦岭,北塞黄河,秦国据此雄关,退可闭守关中,进可逐鹿中原,故能横扫六合,定鼎天下,故我大汉亦定都关中。”
刘彻手执颀长竹枝,接连点着山川图上的几处大圆点,缓缓道:“诸位看,此图为左东右西,上北下南,这圆点代表城池,此处为长安城,此处为陇西郡治狄道,此处为武威城,此处为蜀郡成都……”
不过太子确切言之有理,他们倒是不介怀持续听听他的运营,若真是可行,倒也能够筹议。
刘彻决计顿了顿,方才沉声道:“若能似函谷关般,在雍凉的西边设立塞城,完整阻绝匈奴和诸羌进入雍凉乃相称中的通道,我大汉不但能真正坐拥雍凉,更能大大减少三大边郡屯驻的边军,端是一举两得。”
朝臣们皆是目光熠熠,见类似的齿状线从陇西郡肇端,至辽东郡停止,仿佛比大江大河还要长,心中模糊有些高傲。
朝臣们闻言,皆是满心无法,老宗正都这般说了,莫非他们还可反对么?
群臣纷繁颌首认同,在未夺回这长城关墙前,大汉亦是凭着勾注山和雁门边塞抵抗了匈奴数十年。
老宗正刘通兴趣最高,他惯是感觉全部大汉皆是老刘家的,看这社稷山川图就跟守财奴看祖产般的感受。
“殿下,近年朝廷岁入虽是大增,但因连番大战,雄师的粮饷和各式犒赏都破钞颇巨,武威城又正在兴建,国库怕是一时难以支应……”
刘彻环顾群臣,谑笑道:“孤王也不逼迫你等,不过有言在先,不肯捐输的,今后可别悔怨!”
待武威城和西宁城尽皆建成,扼守住河西走廊和河湟谷地,就如在我大汉的西陲建起两座函谷关,只需别离屯驻数万将士,便是进可攻,退可守。匈奴,诸羌乃至各族蛮夷,大汉还需顾忌么?”
“玄色的墨线为山脉,蓝色的线条与区块为河川与湖泊,这两条蜿蜒绵长的蓝线即为大江大河。”
群臣颌首:“天然要建!”
何况太子殿下的运营确是良策,旁的不说,只需减少十万边军,朝廷每年便能省下数亿钱的粮饷。若真能如此,两三年便能将建城的钱全数挣返来。
“……”
朝堂调和,大汉幸甚!
刘彻摆手道:“大农令无需烦恼,用不着国库出钱,让朝臣和各大世家捐输便可,先前老宗正不也说要捐输么?”
刘彻用竹枝在舆图上描画,缓缓讲授道:“两条狭长通道位于祁连山脉南北两侧,祁连山北面的通道即为河西走廊。河西走廊的北临腾格里大漠,南依祁连山,而焉支山恰是祁连山的分支,故而我大汉在焉支山北兴建武威城,便是为了扼守住河西走廊的东侧咽喉。”
幸亏先前没和殿下撕破脸,不然嘴边的肥肉可就飞走了,现在每头精干仆从在关中各郡县起码能卖两万钱。
老宗正倒是出言缓颊道:“殿下就别打趣诸位臣僚了,捐输有甚好处,便直说吧。”
“我大汉过往为防备匈奴右部和诸羌,在陇西,安宁和北地这三大边郡长年屯驻边军,兵员最多时竟高达三十余万,实在劳民伤财。”
刘彻心中微喜,毕竟是铁血尚武的煌煌大汉,群臣大多巴望能开疆拓土,初创千古乱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