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广次子李椒则接任京卫中营都尉,在李当户赶回长安就任前,暂代京尉职守。
公孙贺看着惫懒随性,实在也是个杀伐果断的狠人,即便晓得很多公孙族人会是以蒙受“宁肯错杀三千,不成放过一个”的血腥洗濯,然为了保住自家远亲,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。
数道圣旨颁下,大汉臣民方是恍然大悟。
“陛下,臣昔年剿除义渠公孙时未能斩草除根,几乎铸下大错,害了沐王殿下。幸亏殿下蒙天恩庇佑,没出甚么差池,不然微臣万死莫赎。”
刘彻见他不答话,微阖凤眸,冷然道。
秦方奉旨调兵,抽调的范围非仅限于城卫军将士,便连很多边军将领都接到调令,若赶不及前来长安,便自行执调令前去玄菟郡等待整编。
公孙歂大肆征调公孙氏后辈出任义渠骑营的将官,若在过往显是犯下大忌,偏生太尉府对此视而不见,尽皆批允。
一时候,朝野皆是哗然。
这绝非夸大,他满身剧颤不已,非但是要吓尿,便连屎都要吓出来。
公孙贺重重顿首叩地,直磕额角乌青,方是答道:“陛下,臣自认向来忠君任事,我公孙氏更绝无谋逆之心,郎中令密函中亦已提及,那两名贼人乃是与义渠公孙的余孽勾搭,意欲借此构陷我长安公孙一脉啊。”
李广离任太尉之职,不过是要为自家三个儿子让路了,宗子出任京尉,次子出任京卫中营都尉,三子出任建章校尉,李氏今后所掌权势远比那不治军领兵的太尉要来得实在。
天子刘彻亦是准奏,着他从陇西,安宁,北地和上郡这四个西北大郡征兵,征调昔年归化的各族胡人组建兵员为两万的义渠骑营,尽速前去仰光城。
公孙贺此时已然反应过来,此事若陛下亲身断罪,如果惩办太轻,没法对妻儿交代,如果惩办太重,又会重创公孙氏在朝堂和军中的声望权势。
文臣们或许不晓得其中详情,太尉府属官们倒是清楚得紧,秦方征调的大多是秦氏后辈和与秦氏来往密切的将领,乃至有很多数年前已卸甲归田的旧将。
天子刘彻准奏,且因城卫南营仅万余兵员,特地“恩准”秦方从汉军其他校营抽调将士,凑足两万马队。
天爷!
城卫南营都尉秦方自请领兵出征,前去玄菟郡,代精锐骑营持续剿灭北地蛮夷。
李广虽是年龄渐高,却远未到垂暮之年,此时告甚么老?
长安城卫军改名京卫,增设“京尉”之职辖制京卫五营,京卫中营则不再辖制其他四营。
就在大汉臣民觉着李氏要在军中完整失势时,天子刘彻再度下旨,重新稳固了李氏的职位。
他端是人小鬼大,晓得此时必得抱紧沐王表兄的小粗腿,不然公孙氏只怕真要遭重了。
他们虽是惊诧不已,却也不敢宣之于众,盖因太尉李广已特地交代,此事不要去理睬,更不要去切磋,免得惹火烧身。
手里头没兵权,甚么公卿将相皆是过眼浮云的,又不能似爵位般能世代秉承,想让世家永昌,还得封侯,封侯,封侯!
公孙歂和秦方刚是率部离京,大汉便是出了件震惊朝野的大事。
天子陛下能答应大汉群臣在朝堂上肆意闹腾,却觉不会容忍汉军中呈现任何杂音!
这厮避重就轻的手腕倒是纯熟,算准了皇子未曾伤了分毫,且南宫公主是天子的阿姊,公孙愚是天子的侄儿,于情于理,也不会给他公孙贺定下抄家夷族的大罪。
刘彻岂会不知他的心机,端是气乐了,如果换了旁人,刘彻怕是要拎起剑架上的赤霄剑,将他的脑袋给斩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