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、处其愿:立品浑厚、俭朴。
12、薄:指礼之衰薄。
9、前识者:先知先觉者,有先见之明者。
6、攘臂而扔之:攘臂,伸脱手臂;扔,意为强力牵引。
这一章是《德经》的开首。有人以为,上篇以“道”开端,以是叫做《道经》;下篇以“德”字开端,以是叫《德经》。本章在《品德经》里比较难于了解。老子以为,“道”的属性表示为“德”,凡是合适于“道”的行动就是“有德”,反之,则是“失德”。“道”与“德”不成分离,但又有辨别。因为“德”有高低之分,“上德”完整符合“道”的精力。“德”是“道”在大家间的表现,“道”是客观规律,而“德”是指人类熟谙并按客观规律办事。人们把“道”应用于人类社会产生的服从,就是“德”。
[评析]
3、无德:没法表现真正的德。
[译文]
上德不德1,是以有德;下德不失德2,是以无德3。上德有为而无觉得4;下德有为而有觉得5。上仁为之而无觉得;上义为之而有觉得。上礼为之而莫之应,则攘臂而扔之6。故失道而后德,失德面后仁,失仁而后义,失义而后礼。夫礼者,忠信之薄7,而乱之首8。前识者9,道之华10,而愚之始。是以大丈夫处其厚11,不居其薄12;处实在,不居其华。故去彼取此。
10、华:虚华。
8、首:开端、开端。
1、上德不德:不德,不表示为情势上的“德”。此句意为,具有上德的人,因任天然,不表示为情势上的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