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 > 第四十五章 盛世浮华(一)
李格业问起了少女二兄李霁,本日鳌山灯会都不出来见见人面,心内里实在有些不喜。少女见了老头脸上神采,低了低头,“这个……二兄应当是去了潘楼,前儿瞥见潘楼有人来进谒,怕是如此了……本年矾楼那李女人临时摘了牌,以是很多文士转去了潘楼,二兄癖好文辞,想来必是不会错过……”少女这么说着,身后的两个小丫环倒是把脑袋低的足足的。
李格业先是一滞,而后解释说,“你大娘和你堂姐是去那儿拜了香,过会儿还是会来宣德门这边看烟花的。”……他上游的晁补之不满的拍起案子,“我说李老头,能不能快点,一索要不要?从速的!”……这边又开端了新一轮的叶子戏,那少爷是从速侧过身子拍拍胸口,吓死了~~~不过俄然就感觉胳膊被人掐的生疼,转头小声喊饶命,“疼疼疼~~阿姊,你这是干吗?”
一提及这个,少年立马正襟端坐起来,清咳了两声,拿捏起了戏文里酸儒说话的调子…
“这个……李老头,儿孙自有儿孙福,我们可都是半只脚进棺材的,就别整那没用的了……”他从袖子取出一刀叶子大小的纸片…
城门楼下两廊更是搭起连缀的乐棚,差衙遣乐人作乐杂戏,而其身后便是文武百僚憩息抚玩的红罗彩棚场,面朝露台、背靠东西景灵宫,棚下搭起小腿高的漆红柚木台子,上铺绒毯,人坐于其上不受空中湿气影响,端的是豪侈享用。从城墙根延绵数百步而去,更是蔚为之壮观。而木台之上、锦座腊茶服侍,生果点心备齐,两步一婢、三步一仆,饶是要奉养的安妥知心。
正月十五日元宵,夜。
少年就喜好别人追捧、又想唱戏了,不想他阿姊却不加润色插进一段白描的剧情…
而这鳌山瀑布前头,是一座枋木垒成的歌舞露台,它独居于园地中心,栏槛彩结,两边皆禁卫排立,锦袍、刀弋。教坊司本日算是唱了配角,遣坊中技艺卓群的官伶们下台抚乐,乐声清妙、如氤氲之仙气般令民气旷神怡。而平常百姓则在露台之下旁观,乐声**时、便能引发万众山呼主动。
少年吹了吹这枚铜子儿,收进袖子里,刚想再说、却被边上的李清照赏了个糖炒栗子,“就晓得在这儿胡说八道,我说你没事去那遇仙楼做甚么,你和那徐女人又不熟……”
“恩恩、后边呢后边呢?少爷如何样了?”少女背面的丫环往嘴里塞着水荷虾儿,咔噗咔噗的、美满是在电影场里的气度。
宣德楼正对处绞缚山棚,彩灯结上,了望谓之鳌山壮景。面北横列出三门,各有彩结金书大牌,中曰“京都道”,摆布曰“禁卫之门”,上有大牌曰“建中靖国与民同乐”。彩山摆布的跨狮子白象,悉结彩筹轻缎,面前更有石玉水池做景,用辘轳将水绞上灯山尖高处,用木柜贮之,逐时放下、如瀑布状飞泻横流,有些贪玩的娃便偷爬进池子里玩水,成果还是被保卫的禁从、倒拔杨柳似得捉了出来,不过倒也没有多做难堪。而摆布门上,草把缚成戏龙的模样,用青幕遮笼、里边埋没的置了数万盏灯烛,光辉起来、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。自灯山至宣德门楼横大街这约百余丈的褥面散水街道上,均是用棘环绕,俗谓之棘盆,里边立两根数十丈高的长竿,上边糊有百戏人物的纸笼飞带,悬在竿上,晚风吹拂过来、仿佛飞仙般律动。
眼下东廊那列红罗彩棚中后段,李格非那片台席上,已是整整挤上了四人,食案上那一碟碟的食飨点心都被端到了隔壁少女的案子上,几个老头褪下木屐四围起这张案子谈笑风生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