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念安?”
林珏玩弄两下子,他配玉佩压衣服惯了的,冷不丁搭了这么一个倒是有些不风俗,到底是mm叫挂的,只是应景罢了,挂也便挂了。且黛玉本身也挂了一个,瞧着方嬷嬷给念安也挂了一个,林珏便更不好说甚么了。
固然是都城,但是天下贫苦人实在太多,粥棚自早上支起来就没断过人。陈也俊叫了一帮朋友都捐了钱,如北静王水溶都是带头呼应的,便是谢师兄在一旁施医施药,这里也是跟着意义了一下的,林珏能跟着一道捐款,实在算得上占便宜了。偏他还涓滴不觉如此,还很怕本身的钱打了水漂。
林珏正要再说,却被一个声音打断,凤目轻挑,却见一个红色身影自花丛处转出。
管家林成早备好了马车,因林家尚在孝中,不好太大张旗鼓地出门,因此只预备了两辆马车,方嬷嬷与黛玉一辆,几个丫头一辆,小厮青松青桐跟着赶车,林珏则带着方念安骑马护在一侧。
摸了摸鼻子,林珏笑道:“现在天时黑的早,太慈庵那地界偏得很,我们便从速解缆吧。”
林珏带着念安候在庵房内里,与一老尼说话。这老尼乃是当年宸妃身边的一个小宫女,现在也已是一把年纪了。林珏对这老尼颇是客气,毕竟是当年宸妃身边服侍过的人,到底还是尊敬些好。并且这太慈庵与别处罚歧,确切是处洁净的庵堂,要不他也不敢让黛玉来。别处他不知,便是那贾府中人常去的水月庵,秦钟去了都能与那边的小尼姑有染,可见便是庵堂,可还不如端庄的楚馆洁净呢。
这太慈庵位于青山半山腰上,菊花丛到处可见,因少有人修剪,因此并不规整,这一丛那一簇的,倒是别有一番风致。山上向少有人来,几人走着走着便出了庵堂的后庙门,顺着蜿蜒的巷子往山上去了。
贾家的节礼送完,黛玉另有的忙呢。这算是林家在京中过的第一个节日,以往与林如海熟悉的厚交老友,虽不嫡亲身登门拜见,该送节礼的却还是要送的。且他们兄妹还在孝中,这送节礼便有些讲究了。幸亏黛玉身边有方嬷嬷帮衬,虽慌乱些,却不至于出了岔子,叫人挑嘴。
不过宸妃早已仙逝,当年陪侍宸妃的宫人也多数故去,这处庵堂便更加的鲜有人至了。林珏能晓得此处,还是听罗师父提起的。此处虽是庵堂,却并不接管外间香火,一应开消俱是宸妃当年出宫时带出来的财物,不过光阴久了,不免日渐捉襟见肘起来,因此便也会时不时的收留些过往客商,收取些许财物,以供平常所需。不过庵堂内只收留女眷,男客都是宿在庵外的。
“林哥哥,拯救,有好人抓我!林哥哥……呜呜呜……”
来人恰是十二皇子,李易白。
“林公子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