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后站在慈宁宫廊下,看着福姑姑批示着几个宫人将花房送来的数十盆“黄鹤翎”与“紫霞杯”摆放得错落有致。彼时正傍晚时分,流霞满天如散开一匹上好的斑斓,映着这数十盆黄菊与紫菊,亦觉流光溢彩。
福珈思忖着道:“照端方是该晨昏定省的,但皇后和嫔妃们,也不过三五日才来一次。这……”
琅气色极好,又经心润色过容颜,换了芙蓉蜜色绣折枝胡蝶花氅衣(1),头上只用一只鎏金扁方挽住如云乌发,端方的发髻上只装点了疏疏几点银翠玛瑙珠钗,并几朵通草花朵罢了。固然简朴,倒也风雅开朗。一大早二阿哥也被乳母抱来了,琅更加欢畅,嫔妃们也少不得热烈起来,说着二阿哥又壮了或是看着聪明聪明。
福珈笑吟吟过来道:“慈宁宫的院子敞亮了很多。如果在寿康宫,这几十盆菊花一摆,脚都没处放了。”她见太后欢乐,愈发道:“也是皇上的孝心,那日携了皇后亲身来请您移宫。现在有甚么好的都先尽着您用。连花房开得最好的紫菊,也都送来了您这里。”
模糊有风吹进,帐外的仙鹤衔芝紫铜烛台上烛火微微晃了一晃,映着拂动的帐幔,如水波颤颤,明灭不定。天子的神采落着若明若暗的光影,有些飘浮不定,他的笑影淡得如天涯薄薄的浮云,“朕也是顺手择了两个字罢了。”他低下头看着琅,“朕叮嘱了外务府,用心安插你的长春宫,你可还对劲么?”
琅这才松了口气,伸手揽住天子的手臂,笑意盈盈,“臣妾的鄙意,如何比得上皇上的圣明。昔日里皇上一贯奖饰娴妃慧心兰质,而慧贵妃文静温婉,如何到了本日给娴妃的封号是娴,贵妃反而是慧?臣妾却不懂了。”
玉妍斜斜行了一礼,如风摆杨柳普通,细细说来:“臣妾看娘娘身上的绣折枝花,只在领口和袖口满绣,衣衿和裙裾满是布料本来的纹样,像是畴前大清刚入关的时候,宫眷们最时髦的绣法。那是常常以旗装绣疏落阔朗的图案为美,用的也是京绣伎俩,讲究的是大气连缀,繁华吉利。而时下宫里最时髦的,是用轻柔的缎料,寻求轻巧拂动之美好,常常在袖口、领口、衣衿和裙裾上满绣轻巧花腔,多用江南的绣法,或用金银丝线和米珠薄薄织起,固然花枝繁密,但寻求越柔越好。现在看皇后娘娘的打扮,真是很有入关时的古风呢。”
琅笑意深绽,仿佛烛火上爆出的一朵明艳的烛花,“皇上在后宫的第一夜是留在臣妾宫中,便是对臣妾最大的用心与恩情了。”
纯嫔这才敢起家,怯怯坐下。
因出了丧,也立后封妃,嫔妃们也不再一味素服银饰了。海兰一早换了一身快意肩水蓝旗装,只衣衿袖口绣了星星点点素白小花,如她人普通,清爽而不点眼。天然,这也是她一贯的保存态度。
福珈取了绢子替太后抹了抹手,“有福分的,天然不在这一时上看重位份。今后的时候长着呢。”
福珈笑道:“有您珍惜调教,要着花不是一闪儿的事。”
皇后沉默半晌,盈然笑道:“后宫小后代情肠多了,不免争风妒忌的谨慎眼儿多些。臣妾若再不慎重,岂不失了公允,叫人笑话。”她停一停,谨慎觑着天子道,“皇上的意义,是嫌臣妾今早发起让娴妃居住延禧宫是有些恰当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