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兴儿丈二和尚摸不着脑筋,但想到那刺客落入他手中,必然要好好玩弄他一番,不由欢畅起来,吃紧向景云丛施了礼,便跟从校尉走出堂外。
世人面面相觑,一时却都不肯拜别。马背上的男人嘶声吼道:“二哥,求他何为,你们快走吧,明天的事我一人承担。”
来兴儿人虽小,手上却实在有把子力量。骆三儿挨了他一通打,只觉头痛欲裂,靠在墙边不住地嗟叹。来兴儿昨儿赶了一夜路,此时困劲儿上来,便不管不顾地一头扎在床上,顿时进入了梦境。
骆三儿脸一红,旋即恨恨地说道:“从戎的不好好兵戈,专去刨坟盗墓,不是贼是甚么?”
那男人手脚被缚,躺在台阶下,听来兴如此说,不由火从心头生,破口痛骂道:“小杂种,有本领你就杀了老子,爷断不做这贼兵。”
景云丛目送傅奕跟从校尉走出堂外,俄然向来兴儿问道:“你们碰到刺客了?是甚么样的人?”
约莫过了半个多时候,鞠问刺客的校尉拿着一纸供状前来交差。景云丛还是头也不抬,只从嘴里迸出一个字“讲”。
来兴儿在旁,挥起马鞭照着那男人的屁股就是一鞭:“你算甚么豪杰?打不过就哭啊。”
傅奕起家抱拳道:“末将在城外擒得一刺客,现交帅府守门军士处把守,请副元帅落。如无别的事,末将临时辞职,只即是公公动静,便可解缆返京。”说罢,抬腿就向堂外走。来兴儿跟着也要走,却被景云丛摆手表示留下了。
校尉听他在景云丛面前说话如此随便,正要出言呵止,景云丛却哈哈大笑道:“你这娃娃,倒不记仇。骆三儿就交给你把守,过几日随本帅一同进京。你带他们去吃些东西,不要太拘着小公公。”
“回副元帅,这位是景嫔娘娘跟前的来公公。”
傅奕一扬手中的马鞭:“你瞧,城门还没开,我们在这打个尖儿,吃点儿干粮再进城不迟。”
来兴儿不假思考地答道:“果然如他所说,那就放了呗。”
来兴儿悠悠地说道:“那你不问青红皂白,暗箭伤人,又算甚么?”
来兴儿嘻嘻一笑:“放心,就凭他,还伤不着我。”
于承恩心中一凛,只好硬着头皮说道:“现在叛军未靖,皇上正要倚重副元帅一鼓作气,荡平余孽,岂能临阵换将?副元帅如信得过本官,且遵太子将令返京,军中之事本官摒挡三四日该当无妨。”
人群中一名年纪稍长的男人“扑通”跪倒在地,要求道:“军爷您就饶了他吧,我们都是这四周的农户,要不是村里的祖坟被刨,实在是被逼得没体例了,谁会做这掉脑袋的事呢。”
来兴儿待军士们走后,自个搬了把凳子坐在骆三儿对脸,笑眯眯地盯着他用饭。骆三儿被他盯得浑身不安闲,撂动手中的馒头,瞪着一双牛眼冲来兴吼道:“小孩儿没见过大人用饭吗?有甚么都雅的!”
“于承恩,你说是太子调景云丛回京,景云丛叫你替他返来的,是吗?”天子看完于承恩呈上的奏折,顺手递给了李进忠,表示他也看看。
“你可晓得景云丛这封奏折里写的是甚么吗?”天子按捺不住肝火,声音有些沙哑。
骆三儿艰巨地爬起来,用手揉着膝盖,低声嘟囔着:“要死就死在这儿,归正我不去都城。”
傅奕思忖太子并没有交代要伶仃向景云丛传达口谕,便没言语,鄙人坐下,来兴站在他身边。
景云丛目光一闪,问那校尉道:“于公公还没到吗?”
景云丛不置可否,只对傅奕说道:“烦请将军临时在此歇息半日,容我拟好奏折,交于公公随将军当即返京。”又指着来兴儿向于承恩说道:“这是景嫔娘娘差来问候老夫的,且留下,稍迟几天随我一同回京吧。”他言语虽安闲平平,却透出一股不容筹议的霸道之气,浑不把于承恩刚才的话当回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