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墨犹自摸不着脑筋,“我……说错甚么了?”
沈长浩赐经验得差未几了,便笑眯眯地上前,亲手把秦兆安扶了起来,“秦大人,快快请起。您但是连皇上都青睐有加的重臣,总这么跪着实在不当。您如有个好歹,传回都城去,被人曲解我家王爷体罚朝臣可就不美了。万一皇上见怪下来,谁也接不住,您说是不是?”
“有甚么辨别吗?摆布在她眼里,本王也不是甚么好人。”凤康冷哼了一声,话语之间带着那么点儿怨气。
凤康冷眼看着他们磕足了份数,也不喊他们起来,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桌面,“本王在都城时候,经常听人提及,清阳府的知府秦大人是个勤政爱民的好官。来封地之前,父皇也当着我的面说了,‘秦兆安把清阳府管理得不错,你去了朕也放心’……”
凤康也不勉强他们起来,“你们是这清阳府的土天子也好,地头蛇也好,那都是本王来之前的事情,我也不想究查。此后如果再让我听到有人敢仗势作威,逼迫百姓,就别怪我事前没提示儿。敢在本王眼皮子底下搞小行动,就要拿出死的憬悟!”
凤康有些恨铁不成钢地瞪过来,“你算是白跟了我这么多年了!”
洗墨感受很委曲,“我说得也不晚啊,是王爷你行动太快……”前面的话被他一个冷眼给瞪了归去。
这位知府大人本年四十多岁,身材不高,生得白白净净,很有几分书卷气味。人长得肥胖,磕开端来倒是一点儿也不弱,膝盖和额头掷地有声,砰砰作响,毫不掺假。
“是。”黑衣侍卫承诺一声,快步而去。
秦考也晓得常日里助他作威作福的官二代身份,在这位皇子面前一文不值。加上来之前,他爹再三叮咛,见了王爷甚么也不要说,尽管往死里认错。便豁出本身那颗保养得细皮嫩肉的脑袋,用力往地上撞,一迭声地喊着:“草民知错了,王爷恕罪,草民知错了,王爷恕罪……”
老子都跪了,儿子岂有不跪之理?秦三公子赶快有样学样,“草民秦考叩见王爷。”
父子两人再三表过忠心,才得了令,顶着两脑门血迹戴德戴德地走了。一出门,秦兆安就甩了儿子一个大嘴巴,“孝子,雪亲王来封地前后,我警告过你多少遍,让你收敛,收敛,你就是不听。现在可好,招惹到王爷的人身上去了,你想害死你爹是不是?”
“那王爷这黑锅岂不是白背了?”沈长浩瞟了他一眼,看似漫不经心肠道。
洗墨见状赶快提示他:“王爷,这杯子是那位大嫂用过的……”
秦兆安脸儿刷地白了,把头磕得小鸡啄米一样,“王爷恕罪,犬子生性玩皮,的确是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情,可那都是玩闹之举,并未伤害过性命啊。这恶名想必也是百姓们出于戏谑之心,误传出来的,不免有不尽不实之处,还请王爷明鉴。
凤康从门外收回目光,一边心不在焉地听侍卫禀告,一边拿过酒壶倒了一杯酒,往嘴边送去。
“是是是,微臣父子定当服膺王爷教诲,一日三省,毫不敢再犯。”秦兆安和秦考伏在地上信誓旦旦,恐怕诚意不敷,又“砰砰砰”地连磕了几个响头。
秦考委曲地捂着脸,“我已经收敛很多了,谁晓得一个村妇会跟王爷有干系?”
凤康没理他这一茬,自顾自地喝了几口茶,尽管说本身的,“秦大人,本王刚刚才晓得,公子的名誉很大。传闻只如果在他那儿挂了名的,在清阳府就再也没有出头之日了,要么远走他乡,要么就投河他杀;他跺一顿脚,全部清阳府的空中都要颤三颤;他喊一嗓子,连城外的山都得乖乖低头。人送外号‘三阎王’,闻名止啼,好不威风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