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于杨国公,那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做人的人,一根筋。
太师一怼,很多大臣暴露看好戏的神态。
真是书白痴,百无一用是墨客,还问老子在哪,老子在你娘脑袋上拉屎。
十五年前,本地一带成了倭寇后花圃,一众岛国对西海海疆各种打劫,仿佛有结合入侵大严的趋势。
杨国公和他对视,一点都不害怕。
这些年,他各种挞伐,浑身伤痕,明天也是他自十五年来第一次过来上朝,赵宣却把文武大臣晾在殿外,足足等了半个多时候。
杨国公兵马平生,是个武将,底子不是他的敌手。
半年多钱,陈国踏入国边界内,直逼都城,你人呢?
看着赵宣,那道矗立的身姿,杨国公冷声道:“陛下,早朝乃重中之重,守时是做人的根基礼节,千万不成早退早退。”
顷刻,窃保私语声跟着杨国公敞开衣服,停了下来。
君臣二人针锋相对起来,必定有好戏看。
大严兵戈,你感觉别的国度会跟你讲仁义品德,等大严和陈国打完以后再过来打?
太师是文臣,骂起来不含混。
就在这时,一声“陛下驾到。”世人才回神,目光沿着台阶向上望去。
“杨爱卿驻守海境多年,辛苦了。伤势未愈,却披星戴月,日夜兼程赶回都城,必然是有事和朕筹议。本日早朝,朕之以是早退,是有要事要办,但杨爱卿说的话,朕铭记于心。”
真疯,从小就疯,没想到年纪一大把了,还那么疯,就如此迫不及待的想进阎王殿?
杨国公心生担忧,别人不敢劝天子,他敢!
面对太师的诘责,杨国公气得脸红脖子粗。
抛开杨家先祖对大严的功劳不讲,当代杨国公更是丰功伟绩,为人刚正不阿。
赵宣说话间,抬起手,替杨国公穿好衣服。
“如何?老东西,天子犯法与百姓同罪这句话,学到屁眼里去了?天子有错,身为长辈,如何不能斥责?”
甚么?文武大臣当场懵逼。搞毛,陛下为甚么不生机?还罕见的和臣子解释?这是杀人如麻、令人胆怯的暴君么?
赵宣一身龙袍,缓缓而来,刹时,文武大臣低垂脑袋,而杨国公则是直视赵宣,目光凛冽。
但千万没想到,返来的如此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