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商队入川?”公子一哂,“这怕不是甚么端庄商队,是公开里偷运铜钱进蜀吧?”
“公子有所不知,怪小子先头没说完。这些炒卖客畴前虽也常常夙起过来看开价,但却从没有像近一两月里来得这么多这么勤。这都满是因为这小娘子。您别看她小小年纪,又是女儿家,可说来也是这益州城里的一大奇事,她接连提早预言了五六次这铜铁钱的开价,竟无一次出错!您说这炒卖客们是不是要奉她为上宾?不过也有这不平气的,您看刚出声的高老五,另有那边坐着的袁大胡子、张举人今次就落了重注和许三娘子反着做。”
门口远远的信步走过来一个年青男人,头戴“清闲巾”,身着一件宽袖广身的细白布袍。虽则不是锦袍,但酒楼的闲汉(2)看惯了各式繁华公子,多么的眼力,到得近前,一眼看出内里的笠衫但是纻丝的。是以固然这位好不面熟,并非店中常客,但一点也无毛病他们辩白出来客的荷包不瘪。
“总要十3、四个铁钱换一个了。”
闲汉小六仓猝殷勤的走上前去,号召道:“这位公子但是到我们金杏用膳,快这边请,让小子为高朋带路。”
“那里的话,公子您这么一表人才,繁华堂堂的,就连口音都是隧道的川蜀官话,可比益州城里的公子哥儿还清俊高雅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