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了皇上犒赏的匾,王修晋面圣之事便能够告一段落,跪在地上想完匾应置于那边后,又想皇上如何还不让他退下?
皇上点了点头,应允王修晋退下,心中却非常的冲突。人都是无私的,皇上虽自以为是龙子,到底是长着人身,直然想把好的往自家揽。待王修晋退出大殿后,皇上开了口,“朕记得老将军曾在朝上,想让朕消弭令孙与王涣之之子的婚约。”若李老将军顺着坡再提起消弭婚约之事,他绝对不会反对,立即下旨消弭。
大梁朝立朝始,国师做了精准的推算,很多预言已经应验,像是父皇即便是立了太子,太子也不会握有王权。单这一点,天子便信了,以后皇兄提到的关于王宰相的预言,也获得了应验,乡野出身,固执陈腐,虽有实才,却无大用,然,其子,天异星,重用其者,帝星当照。
“为兄在家中看书,会有何事。”被弟弟照顾,王修柏仍觉别扭,总感觉比他小十余岁的弟弟,更像长兄,明来岁长的他,反而显得一无是处。
王修晋心觉奇特,但还是抬了头,借此机遇想要看看皇上长甚么样,是不是跟上辈子书籍里的图片一样,都很丑。头抬了起来,觉得能看清殿上之人,何如天子头顶着个“门帘”将面孔全都遮住,王修晋心觉遗憾,恐怕他今后再没机遇得见天子。
“平身。”天子看着跪在地上的小孩,才惊觉,王涣之的小儿,当真不满九岁。在此之前,天子虽经常想着王涣之的小儿子是个小孩,可从没有这般的,直观的感受。从皇儿口中传闻的关于王修晋的各种,让他老是忽视了春秋。他现在确信皇兄没有骗他,父皇看重王涣之并非因其有才。
“上前几步。”天子缓缓的开口,王修晋最早入了眼,不是包子,也不是制冰,更不是新米,而是制造了新的耕具,不得不说,王修晋比他父亲招人待见,有才大用,当得上。
“是臣的孙儿讨了便宜,孩子进京时便到家中拜见,两人相处非常不错。”李老将军今儿欢畅,凌晨得了孙女,这会儿又得皇上的准话,他对王修晋非常对劲,比起家中那些个闹腾不循分的儿媳妇,王修晋比之强出百套。虽说是个男娃,但他不差孙子,今后瞧着哪个好样的,过继几个给两孩子养,不成题目。
朝中大臣都不是傻子,心中奇特,皇上的反应,倒没感觉皇上是相中了王修晋,而是在想,王涣之是不是要翻身?想到一向悬而不决的宰相之位,大臣们心机转了又转,定不能让王涣之翻身。
提起金銮殿,人们的第一个反应大抵是故宫中的大雄宝殿,在后代人眼中只是景观,而在古统治阶层的眼中,那边意味着无上的权力。品级低的官员,挤破头想要进入朝堂,能进入朝堂的,便想着离天子更近一步,若能权倾朝野最好。未成年的皇子,想着何时能够与朝旁听,能够站在朝堂当中的皇子,眼里便只要那高高在中的大位。
王修晋不知皇上在想甚么,躬着身子不敢乱动,打进殿他就说了一句话,然后便一个号令一个行动,如许还被皇上打趣,听着意义,婚事怕是没了变动的机遇,若他此时跪地求放过,皇上会不会命人将他叉出去?王修晋胡思乱想,皇上开了口,命人将匾抬出,并言匾中字乃亲笔提写。王修晋忙跪地谢恩,内心还悄悄的来了一句,说两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