徒兴夙起家垂手应了几个“是”,听他又缓缓道:“若他秋闱中了,便给他运作个官儿,须是得力的,隐蔽些。”
贾环深思了一会儿,才开口道:“郭先生的为人有些狷介,他虽家道贫寒,却向来不损风骨的。我虽是他的门生,也不敢包管必然就能说得通。如许吧,我与你修书一封,向先生讨情,成不成的,我尽了心,别怪我。”
“行!”薛蟠一咬牙,便把话说了。本来是他的买卖碰到了宦海上的停滞,有个县官仗着天高天子远,硬是不卖薛家的面子,薛蟠与他磨了半年,全无一点儿用处,好轻易探听得他给贾环做过蒙师,便托到贾环这里来了。
这话一出,顿时令贾环刮目相看。他回身笑道:“好丫头,你的一片心,他如果孤负了,就真是没福了。”香菱笑道:“三爷谈笑了。”贾环不再说话,笑笑出来了。
贾环看了一看,笑了:“是小荷叶小莲蓬汤儿。如何想起做这个来?这个可磨牙呢,还是前次娘娘探亲做了一回。”
仍然骑马回家,天已全黑,深蓝色的夜幕上闪动着星星,银光闪闪,美如梦境。丫头们坐在院里嘻笑,霁月跟出去给他宽衣,又捧出一碗汤来,笑道:“三爷尝尝这个,是白日厨房里送来的,好新奇样儿呢。”又拨了拨灯芯儿。
薛蟠喝了一下午酒,沐浴时吐了,现在腹内空空,闻着饭味儿,连话也顾不得说,拨了一碗碧粳饭,泡了汤,埋头大吃起来。
薛蟠不耐烦地踢了踢脚,说:“行了,都下去吧。”打头的说了一句“有事儿您叫一声”,便领着世人下去了,顺手掩了门。
“不,”他倾身畴昔,几近要贴上他的脸,两人谁也不让谁,就这么对视了一会儿。贾环看着他垂垂保持不住讽刺的神采,透出一丝恼羞成怒来,才当真地说:“是‘酒色财气’。”
少顷,两人吃毕饭,往偏厢说话去了。此时太阳收尽了余晖,窗外斜斜的挂着一轮淡月,天光尚明,蔷薇花爬进窗子里,暴露红红的鲜艳的笑容。贾环倚在矮榻上,手指拨弄着花瓣儿,懒懒道:“说罢,找我甚么事儿?”
小厮们忙赶着出去清算,未几会儿就撤下残席,重新抬上一张小小的梅花桌儿,摆了四干四鲜八样果子,沏了两碗茶——一碗酽茶,一碗清茶,笑向贾环道:“晓得三爷喜好这个,特地沏的碧螺春。”又有人拿大葵扇驱了异味,重抱来一只洁净的博山炉,撒了一把百合香。
“先请出去吧,”见是如许,贾环只好撵了那姐儿出去。那姐儿也有了酒,还是一旁服侍的小丫环知机,忙半扶半抱的弄起她来,理了头发衣裳,告别出去了。
“留步便可。”贾环拱拱手,笑着出去了。
又蹙眉愁道:“总如许也不是个事儿,妈妈上了年纪,妹子又年青,也该娶个大奶奶返来把家里的事理一理了。”
说完这句话,薛蟠又规复了之前的状况,直愣愣瞅着屋顶,浑身披发着颓废之气。
一屋子小厮没感觉有甚么,还是贾环看不下去,叫道:“方儿,给你们爷穿上袜子。”才有个小厮拿了双袜子来,给他套上了。
长儿笑嘻嘻的:“您放心。”
“可不是,宝二爷兴出来的,二奶奶说这个不常做,干脆多做些,叫大师都尝尝鲜儿。”
“谢了。”贾环承他的情,接畴昔,顺手揣在袖子里,“有事说事,天儿晚了,我得归去。”
薛蟠愣了好一会儿,肩膀一松,道:“你不懂。”拍了鼓掌,命再上一桌酒菜来。都是早备好了的,他叮咛一声,就流水样的端了上来。香菱也过来一旁把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