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时一语未竟,只见他的贴身大丫头霁月走出去讲:“老爷叫哥儿畴昔呢。”
贾环笑道:“那丫头的名儿冲了东府珍大哥哥和去了的珠大哥哥,在老太太院子里叫叫也罢了,反正没有老太太的丫头避讳孙子辈的礼,现在倒是宝玉的丫头,这改了,反是他的知礼处。只是如何起了这么个古怪名字?可儿、媚人倒还罢了,又取出这么一个刁钻名字来。”
他长舒了一口气,这声音里透着一股子劳累已久终究得以歇息的舒畅,又像一个渴累的行人好不轻易灌饱了水,说不出的轻松又舒畅。
一小我,一小我……
贾环看去,只见都是家常吃的,唯有一道拌笋丝是这个时节可贵的,便道:“这个粥拿给姨娘吃去,将汤泡饭与我一碗,再则这个笋丝留下,旁的你们拿去分了吃罢。”
“你这干脆的工夫,就是和宝玉房里新来的阿谁珍珠比,大抵也不相高低了。”贾环无法地穿上那厚厚的猞猁皮褂子,嘴里抱怨着。他本来穿的就多,身上的琐细东西也多,再加上这件褂子,行动实在不便利得很。
霁月心道,就是要行动不便利才好,不然你一溜烟的跑了,叫我上哪儿找去,嘴上却顺嘴谦善道:“珍珠那是老太太院里□□出来的,我们那里比得。对了,珍珠这会子也不叫珍珠了,宝玉给她改了名儿唤袭人。”
-
霁月没体例,一起追一起劝他:“好歹穿一会子挡挡风,正月里病了,一年都要不好。”
一个黄衣的姣美丫头探头承诺了一声,招手笑道:“宋奶奶你来,哥儿给你点心吃。”
固然因着过年节,府里从管家的主子到扫地的婆子上高低下都繁忙不堪,她却只是个主子女人,又小,每日里只在老太太面前点个卯儿就算完,安逸舒畅得不得了。
蕊书送完了宋嬷嬷,返来看贾环正用饭,悄声下去沏了茶来,又揣测他一日劳累,自去铺床展被,提了两只汤婆子塞入被间。
又回身向贾环道:“大节下的,我们家又没甚么好的,不幸你那奶兄弟这么大了,也该吃两口像样的开开眼了。”
惜春笑得格格的,推他一把:“快去吧。”
这打趣话说得妙,引得屋里屋外的丫头们皆是抿嘴一乐。宋嬷嬷脸上过不去,挂下脸来,嘴里嘟嘟囔囔的跟着蕊书去了。
本来政老爷的这个嫡次子很有些来源,出世时口中竟衔了一块儿五彩晶莹的美玉,老太太爱之如宝,恐怕他养不大,特命人拿他的名字写了条儿,大街冷巷的贴去,使贩夫走狗口里也能念诵,又命家下人等非论主仆皆唤他的名字,是以霁月也直呼其名,并不加以尊称。
贾环抓着她不诚恳的手,悄悄皱眉回道:“还能如何着,大年节下的,不过是交来回回的见客――都是些外八路的亲戚朋友,这一个和那一个,措告别事都大差不离。只盼着能消消停停的歇会儿才好呢。”
小蝶回道:“有几样小菜,汤,粥,饭都得了。”一面说,一面翻开桌上一个食盒盖子,将东西一样一样取出来。
他的族姐――和他同岁的贾惜春歪在炕的另一头,睁大了眼看他,嘴巴微张,不自发的把手指伸向嘴里,用牙齿厮磨指尖。她是个标致的小女人,固然额前的头发另有些稀少发黄,皮肤却很白净,年纪又幼小,大眼圆脸,萌感实足。
回了屋子,远远的就见他的奶嬷嬷正训小丫头,中间地上散落了一地的瓜子皮,不是小丫头磕的,就是他奶嬷嬷磕的――贾环更信赖后者,顿时就有些不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