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帝道:“但说无妨。”
瑞兽吐烟儿,安宁,中和朝堂之暗涌,成帝顿了半晌:“丞相说来听听。”
殿内,静极了,定北侯护国之功,朝廷之砥柱,竟要交出一子关内留质。丞相此言绝非心血来潮,背后即为圣意。
霍钊揣动手:“天然,丞相能言善辩,该好好润润嗓子。”
时候到了,退朝,成帝搭着内侍的胳膊,一向身一抬眼,淌着繁华气和说一不二的严肃。只说留下,还不决去处,彻夜设席为定北侯父子拂尘,再行商讨。
陈若吟扬长而去,紫袍抖擞,上头白鹤振翅欲飞。霍临风望着,在他父亲面前放肆造作的人物,这是头一个。
沈问道当即附和:“丞相所言甚是。”
成帝端杯,缓缓道:“就依丞相与太傅所言,派霍临风前去西乾岭,握本地兵权,给朕好好正一正江湖民风。”
殊不知那一战过后,他接连数月的梦里满是血淋淋的红色,还掺一味哭泣。他现在有些分神:“谢皇上谬赞。微臣愿大雍乱世承平,百姓安乐。”
唯恐生变,霍临风叩首:“微臣遵旨,万死不辞。”
“侯爷跋涉辛苦。”成帝道,“经年未见, 见着了,知侯爷安康如当年, 朕便放心。”
霍临风心头一跳,来前便知,毫不止封赏那般简朴。眼下,倒藏着份希冀,盼本身小人之心,度错天子圣意。
成帝赞成道:“朕记得, 你十三那年便随侯爷上疆场,还几乎被蛮贼捋了去。短短四年后,你首逢恶战,第一次挂帅平乱。”
霍临风余光刺探,何如他初来长安,不认一官一卒。再辨此人朝服,大袖紫袍,横襕绣白鹤,镶莹润玉珠,加上头排位置,估摸是当朝丞相。
这二人权位相称,只他获咎得起他,那天然由他来讲。
霍临风忽觉怠倦,晨昏苦战尚且英勇,现在却格外怠倦。他道:“皇上,臣恐尴尬重担。”
这一声高耸又铿锵,世人皆引颈凝睇,霍临风看去,竟是那儒官。“本来是沈太傅,”沈问道,当今太傅,成帝应允,“太傅通才练识,说说有何不当?”
“只不过霍将军单枪匹马,纵有三头六臂也徒然。”沈问道叩首,“臣发起,霍将军若至西乾岭,仍为将军,本地军马由霍将军领受,定能将蛮贼整治一番。”
霍钊拱手, 谢皇上体贴。谢过, 圣意难测, 不如先声伏低:“启禀皇上,老臣此番携次子临风前来,实在惶然,恐小儿恶劣冲犯皇上, 还请皇上恕罪。”
恰逢一道甜梨煨鹅上桌,他收了眼儿,情不自禁地惦起家中的蒸梨。陡地,清脆一响,成帝的箸尖儿碰了酒器,顿时静了。周遭声音噤得仿佛无人,拾掇的主子都屏着气味。
陈若吟便说:“启禀皇上,霍将军的才调不输其兄惊海,而边关总不必有两位镇边大将军。故依臣所见,无妨让霍将军留于关内,发挥雄图。”
霍钊抱拳,谢了一谢。沈问道褪去铿锵之音,极平淡地说:“欲织蜀锦袍,偏得苎麻衣,不成汲汲,且当卧薪。”
龙颜大悦,成帝对劲地“嗯”一声,目光在两父子之间逡巡。此战大胜,那些个蛮夷定要诚恳些年事,说到这儿笑意也更深。
饮醉者众,复苏者甚少,同出门,霍门父子与沈问道赶上,皎皎月下,却也是宫墙当中,便双双咽下些言语。
陈若吟出言嘉奖,霍钊道:“大雍人才辈出,丞相实在汲引我儿。”
这会子,拂尘宴才算真真正正地开端,金石丝竹洋洋盈耳,温酒百杯谈笑风生。热烈至深夜,成帝微醺困懒,一离殿,结束了,满目杯盘狼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