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夜,曲鸾台,红烛三百根,灯火熏燎漫漫的夜。乐工架琴拨弦,淌出一支清闲曲,小方几,蚕丝蒲罗,温酒搭着山珍。御侍跪旁斟酒,霍临风拈杯,仰颈饮下时瞥见劈面一人。
他没猜错,此人恰是丞相陈若吟,单字“声”,陈声。
霍临风一时微怔,十七初挂帅,帐内策军稳不成乱,出兵却狂不成遏,杀得嗔怒疯魔。胜后带兵屠城,不管老幼妇孺,见活的便杀,未防野草又生、季子长成,将那一城池屠得几为荒地。
霍钊拱手,谢皇上体贴。谢过,圣意难测,不如先声伏低:“启禀皇上,老臣此番携次子临风前来,实在惶然,恐小儿恶劣冲犯皇上,还请皇上恕罪。”
这二人权位相称,只他获咎得起他,那天然由他来讲。
成帝赞成道:“朕记得,你十三那年便随侯爷上疆场,还几乎被蛮贼捋了去。短短四年后,你首逢恶战,第一次挂帅平乱。”
瑞兽吐烟儿,安宁,中和朝堂之暗涌,成帝顿了半晌:“丞相说来听听。”
霍钊长叹,蜀锦袍,苎麻衣,本来说那话的人,已故去一十七载。
“侯爷大步流星,叫鄙人好追。”陈若吟抚须,凤眼含笑,漏点点精光,“本想请侯爷到府中一叙,既然宫中设席,那你我二人定要对酌几杯。”
殿内,静极了,定北侯护国之功,朝廷之砥柱,竟要交出一子关内留质。丞相此言绝非心血来潮,背后即为圣意。
陈若吟一愣,世人俱是一愣,都觉得太傅要与丞相激辩来回,这蓦地认同实在难料。沈问道撩袍,行跪礼:“皇上,依丞相所见,霍将军前去西乾岭,定能掣肘草泽贼子,只不过……”
陈若吟便说:“启禀皇上,霍将军的才调不输其兄惊海,而边关总不必有两位镇边大将军。故依臣所见,无妨让霍将军留于关内,发挥雄图。”
“爹?”他唤。
成帝的眼尾稍稍一吊,中郎将会心,叫乐工持续吹弹。
这轻描淡写的两句话,为此行拨云见日,霍临风万语千言卡在咽处,如鲠在喉。他屈膝复跪:“微臣但凭皇上叮咛,万死不辞。”一晃,瞧见霍钊紧握的拳头。
时候到了,退朝,成帝搭着内侍的胳膊,一向身一抬眼,淌着繁华气和说一不二的严肃。只说留下,还不决去处,彻夜设席为定北侯父子拂尘,再行商讨。
霍临风心惊不胆颤,起了身速速下跪:“皇上大大汲引,微臣初来乍到,统统谨遵皇上旨意。”
陈若吟微微瞠目,好一招借坡下驴、将计就计!
未待详思,侍官来唤,引他父子二人入宫苑憩息。
隔着腰肢款摆的舞姬,看不清楚。那人与霍钊和陈若吟年事相仿,却无铜浇铁铸之身材,也无目露精光之面相,静如沉水,惨白清癯,周身散着儒雅书卷气,在这靡靡夜宴中煞是打眼。
“是……”
“侯爷跋涉辛苦。”成帝道,“经年未见,见着了,知侯爷安康如当年,朕便放心。”
霍临风余光刺探,何如他初来长安,不认一官一卒。再辨此人朝服,大袖紫袍,横襕绣白鹤,镶莹润玉珠,加上头排位置,估摸是当朝丞相。
霍临风心念一震,感激以外,重生敬佩,他转去看父亲,发觉霍钊竟滞着脸面……
“朕吃醉了。”字句清楚近刺耳,成帝拖长地、密切地唤道,“——临风,四海当中,你中意那边,朕便许你那边,毫不虐待。”
陈若吟扬长而去,紫袍抖擞,上头白鹤振翅欲飞。霍临风望着,在他父亲面前放肆造作的人物,这是头一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