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夕世子夫人已经着人来知会过,等过了卯正。便由她亲身前来接明萱畴昔慈安堂,再由世子元昊引了她出来正堂膜拜。等跪礼结束,再由世子佳耦将明萱带去侯府议事迎客的正厅贤聚堂,给家中的长辈问安拜辞。
明萱刚坐下,外头便有小丫头出去回禀,“辅国公夫人和东平老太妃到了。”
明萱忙在蒲团上拜倒,结健结实地磕了三个头,然后在心中冷静念叨,“我虽占了明萱的身材,却决意要持续她而活,她的祖父便是我的祖父,她的父母便是我的父母,我会替她找到四哥元景,亦会十二万分地孝敬祖母,祈盼你们在天之灵,得以庇佑。”
安乐院的天井处有一座石钟,每到卯时,小厨房里晨起的婆子便会拿那绑了红布的石槌子敲响石鼓,朱老夫人在屋子里闻声动静,便要起家诵经,这端方自从老侯爷过世以后便立了起来,一日都未曾出过不对。
明萱并不是思疑世子会不当贴,她只是有些遗憾罢了,“如果我出嫁四哥能在,那便好了。”(未完待续)RQ
遵循周朝民风,世家大族中记入族谱的嫡女在大婚之日,当要先去安设祖宗牌位的宗祠或者堂院给祖宗们叩首,一来是奉告要出阁的喜信,二来是祈求列祖列宗的祝贺,讨个好兆头。
管嬷嬷和绯桃蹑手蹑脚进了来奉侍,丹红也取了要穿的新裳过来服侍着明萱穿上,等祖孙两个穿戴安妥了,早有小丫头们有条不紊地端着漱口的玉盏和净面的手盆陪侍在两侧。净帕梳容,老夫人自有管嬷嬷服侍着打扮。
等这厢礼节结束,蔡氏便去筹划婚仪,二夫人简氏和四夫人薛氏则与明萱一道去了安乐院老夫人的屋中。彼时,丹红和素弯早将筹办好的凤冠霞帔与妆匣尽数搬进了东厢,钗环针簪,各色胭脂水粉,皆备在妆台之上。
严嬷嬷笑着说道,“哪有的端方?老夫人已经叮咛备下了点心吃食,我让人拿过来,蜜斯填饱了肚子,可莫要饿着了,比及了裴家,那才真的不能吃东西。”
二夫人听了,便撇了撇嘴,心中想着荷姐儿出阁时,她曾想要请辅国公夫人替荷姐儿打扮的,但当时正值辅国公夫民气绞痛发作,不能出息,她才只好请了别人的,没想到这回却让萱姐儿拣了如许大好处。
本日萱姐儿的大婚,因三房没了的原因,原也只是请了家中的亲戚,并没有很多外客。天然也便不会有人诸多抉剔。
朱老夫人神情非常对劲,又很有几分得意,她上高低下细心地打量着明萱,脸上暴露欣喜赞叹的笑容,因另有两个媳妇在这,她不便多说些夸奖的话,便将那些话都埋藏在内心。
明萱笑着替祖母披好外衫,一边转头冲屋子外头唤道。“老夫人起了,都出去吧!”
她笑容满面地说道,“来宾们都到了,老二媳妇,老四媳妇,你们都陪我去前头帮着元昊媳妇待客吧。”
她行完大礼,便起家上了香。然后跟着顾元昊出了慈安堂,跟着世子夫人两人去到贤聚堂,给大伯父顾长启,二伯父顾长明,二伯母简氏,四叔顾长安以及四婶薛氏磕了头,亦收下了他们的红包和祝词。
哪怕重活了一世,可她还是头一次当新妇,说不忐忑不安,那是哄人的。
钦天监算下的吉时是在申时三刻,来迎喜轿的新郎官未时过后便要到的,只要在未时之前拜过祖宗牌位,与家中长辈行过礼,并打扮好便就成了。
前头是指贤聚堂背面一进的东西两座花厅,男客安排在东花厅饮宴,女客则在西花厅,中间隔着一个花圃并两堵高墙,非论景色和安然都是绝佳的。西花厅里世子夫人所居的锦秀堂不远,女客便都安设在那处歇脚,除了交好的几家外,便不引着出去内院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