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哥哥明白。”瞧着面前的小葭儿,越轻声道,而后又转眼瞧着在一侧忧心不语的尚子,知贰心中有气,遂欣喜道:“尚子,我且去了,你在此地可定要顾问好葭儿及卫姑姑,明白了吗?”
“此句虽妙,但是否关于药方我却不知。”将目光从那页纸上移开,她垂下眼眸,恍若深思之状,很久,方才抬眸看着高越,悠声道:“郢都时疾极盛,施主明日一去,可定当细心着些。”
晌午过后,前来求药的百姓甚少,于药棚繁忙的世人方得一丝安逸,只留了两三个姑子于此照看病患,其别人皆于这长久的落拓光阴中不知去处。
“真的。”
“这画,乃十几年前所作,这画中人,乃是那疯僧十几年前的模样,转眼经年,疯僧云游未曾返来,却独独留画于此,白白给人念想,当真是好笑。”
“我原觉得施主是个只会作画弄琴自娱自乐的俊雅公子,克日观于此状,才发觉施主竟也是位胸怀天下博爱广义之人。”并肩行于空巷之上,仪容悠声道。
“就此别过罢,现下时疾未除,此地不宜久留,你们早些回城去。”
“何事可否说来与我听听?说不定能帮上一二。”
“恰是。”
“削发人不打诳语,仪卿方才所言,皆可托之,以是你家公子定会安然返来。”见他不语,她侧过清秀的脸调笑道。
“尽己所能罢了,谈不上博爱广义,仪容徒弟谈笑了。”
越闻言抬眸,看着面前的女子,悄悄点了点头。
人间四月,芳菲未尽,面前语笑嫣然的小女子映托着河水的波光,实在美极,尚子痴痴地望着。虽知她所言皆是欣喜之话,但那本来悬着的心也逐步定了下来。
言罢,越携药箱回身,便跟着那两个官兵一道,下了荒坡,快步走在了前去郢都的路上。
夜色沉寂,棚内烛火阴暗。将那得病者安设好后,越徐行走了出来,却见到了早就静候在棚外的仪容。微光下,她一袭青衣,背立于此,身影清冷绝傲,许是发觉到他出了药蓬,遂回身,冲他平淡一笑。
“你这小尚子,年纪悄悄,却道出如此晦涩难懂之言,当真是好生奇特。”言罢,仪卿也坐于河岸石盘,伴他身侧,抬头望着彼苍白云,而后扭头瞧着尚在忧思中的他,欣喜道:“仪止公子既受命于天,又气度不凡,想必乃是神仙之姿,若为神仙,凡俗病疾又能奈他何?你也不消担忧了。”
“我的确在谈笑。”言罢,她愣住脚步,定定的望着面前的男人,道:“时疫未除,施主所行的确谈不上博爱广义,现下,于城东施药,虽按捺了城内时疾伸展,但终归是治本不治本,那郢都内,时疾残虐,官员贪恐怕死擅离职守,而将都城封闭,乃至城中得病之人没法外出医治,只得自生自灭,传闻此时的郢都,于都城外唯听寂声一片,毫无活力,恍若死城普通;但于都城内,却听得见那病患哭喊嗟叹之声,犹在夜下,恍若一座天国。”
因朱紫的救济,时疫才暂得按捺,惶恐的民气终得安宁。对于那施药救人的卖画公子,百姓皆心生感激,茶余饭后偶谈此事,皆是敬佩赞成之言。
尚子闻言抬眸,眸色动容,瞧着身侧一袭素衣的小姑子,半晌说不出话来。
在这大好的春日,村庄巷间空无一人。河道潺潺,清澈见底,映托着岸上两个安步的身影。
“其二,这布告已于此贴了甚久,何如郢都无人敢去,仪容猜想施主气度不凡,定非尘俗之辈,偏又略懂医药之术,便来一求,现下,知此二者之由,施主可有推让之意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