……
理宗天子看了看本身的几个宰执重臣,吴潜是朴重老臣,没有多少把握兵头的经历。马光祖是也是直臣,在建康府、临安府的任上政绩不错,现在还提领户部财用,为国理财很有成绩,不过也没有这么驭过将。江万里倒是通兵法,但是在军中的时候不长。看来也没有甚么经历。只要贾似道和蒲择之(这个时空混上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了)还能提些定见。
左丞相吴潜看到大宋之主的这番表示,只能悄悄一叹,上前一步道:“陛下,吾大宋养士300年,当有民气可恃,陛下还是下诏让四方忠义之士勤王吧!”
理宗忙道:“现在如许,禁中还能守住?不如往庆元府寻一条活路吧。”
用不了多久,全天下的武夫就都晓得,本来赵官家手里底子没有可用之兵!没有枪杆子、刀把子,就靠一堆舞文弄墨的墨客还想“御武”?
本来觉得陈德兴会在背上刺甚么“精忠报国”然后再去风波亭内里写“天日昭昭”的。没想到人家直接调兵反叛,在余杭门300破5000,把赵宋官家最后一块遮羞布给撕掉了。
“不成,千万不成!”贾似道脸上暴露惶恐,“禁中另有高墙遮护,另有6000三衙军忠心护驾,只要陛下拿出封桩库中的财物犒赏,他们还是肯力战的。如果出城南走,恐怕只要殿前诸班直会跟从……并且庆元府另有4000轰隆水军!”
“淮上大兵十几万,莫非还拿不下沙洲的13000人?”蒲择之反问。
忠义之士和诸军将主当然不是一回事儿。所谓忠义之士,便是赵家300年来所“养”之士,便是江南五路的科举朱门。大宋是与士大夫共天下,现在大宋有难,是士大夫们挺身而出保卫大宋江山的时候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