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聪赞道:“庄主仁慈。”
林天亲身出庄驱逐洪咨夔,又亲送出庄,动静传入史弥坚耳中,暗疑,下午便又来凌云庄拜见。
○(未完待续。)
他不信,这事说出去,又有几人会信?
这夜于书房,林天与朱聪、陆乘风密谈,两人皆同意投宋灭金,朱聪说:“蒙古,大患也,抢先金宋结合,灭了蒙古,然后才可与宋灭金,如此既无后患,金与蒙古战后,气力也必已衰弱,事半功倍!”
洪咨夔道:“非我鄙吝,实在是中间太贪!”
是夜,书房内三人运营大计,内里却暴风暴雨、电闪雷鸣不休,夜深,陆乘风忽皱眉叹道:“本年又不知要死多少人!”
林天道:“民,本也;军,当为护民;官,亦当为民谋。今民房破无住处,受风寒而无药,我等皆应为之谋!”
林天笑道:“妙手墨客的此计甚妙!”
婢女疾步上前,递上木盒,说道:“完颜任将军派人送来加急文书!”
林天吟诵道:“‘朱紫发展不知田,丝竹声中醉饱眠。渠信春山青草尽,排门三日未炊烟。’、‘月行九霄上,安知下民愁?’,此皆洪咨夔之诗,有道是文如其人,其人如此心忧百姓痛苦,林某如何能不恭敬?”
一起不谈国事,只说诗文,林天感慨现在士人夸大,诗文多富丽虚叹,不重民生,实在有违贤人之道!
史弥坚一行又在凤翔逗留了三日,才告别而归。
林天挽留,请留三日,不果,因而赠桃花茶,送其出庄,远至三里外。
陆乘风仓猝去开书房门,门开,一婢恰好到,婢女右手拿着伞,因为走得很急,身上还是湿了,左手拿着一个木盒。
林天道:“常读,深受教诲。”
林天俄然严明见礼,请其仅以“重民生”为旨,博取古今诗文,编辑《新诗经》,乃为匡扶正道!
林天摇点头,说道:“洪老先生恐林某封王秦地,会有患祸,这是多想了啊!秦地四周围障,于我当然进可攻可守,然于敌,莫非不也能围兵死困,如同瓮中捉鳖吗?若在齐鲁之地,敌军当然能够长驱直入,我军不也一样?利弊如何,望洪老先生细思!”
陆乘风道:“每这时节,必有大风大雨,百姓茅舍倾倒常有,传染风寒而丧命,更是不鲜!”
林天问道:“有甚么急事?”
林天并未催促,心中也在悄悄计算:“如果能借宋国之力,于我又有甚么利弊?”
林天怔住,问道:“客岁这时如何办的?”
洪咨夔霍然一惊,凛然应允!
百姓屋子,都是泥土、茅草搭造,暴风暴雨侵袭之下,家破是普通的!而医疗掉队,一个风寒发热就能要性命,人亡也是普通!
内里气候已寒,又暴风暴雨,陆乘风拉婢女进书房,关上了门。
朱聪道:“庄主张欲何为?”
陆乘风嘲笑,说道:“百姓家破抱病,温饱交煎,聚于城外求命,完颜卓派兵镇守各城不准靠近,但有靠近,便令射杀,客岁抱病而死、被射杀而死的百姓,恐怕共有五千多!”
林天闻言,震惊不已,倒吸一口寒气,说道:“另有此事?我竟不知!”又道:“现在我领凤翔军,却不能如此!”
林天点头,说道:“如此,此事可不必再议!”
林天微惊,挥手让婢女出去,将文书视于朱聪、陆乘风。
但是也有坏处,这天下上没有不通风的墙,本身与宋国勾搭,如果被发明,则金国必定不会相容,一起之地,实在无以抵当!
话刚落,忽有疾步声而来,三人一惊,林天有叮咛,若非要紧急之事,任何人不准靠近书房,现在有疾步声来,必是有大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