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姨娘停了停,看了看老爷的神采。又瞧见女人正望着她,端倪带笑,知是合了她的心机。因而接着道:
“若论年代,父亲说的是,相隔得确是有些长远。可若论辈分,也只是一辈之隔。又都是在外祖母身边。这端方,大略也是差不离的。”
父亲想想,也是这个事理,便马上让人请了孙姨娘过来。
“老爷如果怕人带很多了,过分显眼,倒也能够只带上嬷嬷与大丫头们。待到了贾府,由老太太再配些小丫头。岂不又在理,又合情。
此次来的,还是周瑞周管事,除了前次的几个小厮,此次,也就多带了几个婆子。不巧老爷正在衙门里办公,不能顿时得见。下人们报进内宅,孙姨娘晓得此事,立即叫人往衙门里去报与老爷,另又将那几个婆子唤进了后宅。
黛玉找个了时候,与父亲谈起此事。却发觉,父亲已早做了好些筹办:管家齐叔早早备妥了银款,欲按年送往贾府外祖母处,充作黛玉的扶养之用;京郊的几处庄子的总管也得了信,年节时将庄子出的东西,先选出好的来,送往贾府;……凡此各种,不敷而论,且都安排得妥妥铛铛,半点也不要黛玉操心。黛玉内心略算了算,不说其他零散钱两,单前两项,一年即要往贾府送一万多两的银子,打几个与她普通大小的金人儿,也都够了。唬得她瞪大了眼,只让父亲不要再往下说了。父亲慈爱地摸摸她的头,笑道:“爹爹的,就是玉儿的,就是不在爹爹身边,玉儿也是爹爹的宝贝。”说得黛玉低头,又掉了几粒金豆子。
孙姨娘听得老爷问话,不由笑道:“老爷可不是胡涂了,夫人自进我们家门,上无高堂训戒,内宅里一应事项,如有先例呢,自按接我们家的先例行事;若无先例呢,夫人自是比着本来贾府的端方,考虑着办的。女人的下人配置,便是按着夫人未出阁时,在贾府里的例子,办下的……”
正在深思要如何开这个口,多带几个下人,听得父亲说到不知贾府里女人们使的下人常例,黛玉心下有了主张。待得父亲歇了话头,黛玉昂首提了个建议:“爹爹,若说这贾府里女人们的衣食住行,我们府里,现有几个最懂行的……不如请来问问。”
八年,比她现时的春秋还要长,她会由一个总角小儿,长成一名窈窕淑女。父亲,如果无碍,当时已近知天命。这冗长的八年,要产生多少事啊,她却不能再伴在父切身边。……当然,另有她本身,如安在贾府里保存,是她的当务之急。好的开端,是胜利的一半,她得当真办理办理。
“这,倒不至于吧……”听得黛玉会受委曲,父亲的话音,就带着些不肯定了。
外祖母既然打得是照顾外孙女成材的幌子,暂不考虑父亲半路接她回家,最短她也获得,嗯,女孩十五才及笄,她顿时要到七岁髫年了,那就是另有八年。当然,如果早订婚,她自能够早点回家,但当时,她也要早早地出嫁,在家的日子,总归不会太长。想到此,黛玉又发了会子呆。
父亲听了,点头应道:“若论公候家的蜜斯,奉侍的下人,也是要有这个数,方是个端方。只是,玉儿一畴昔就带了这很多……这个……”
“若依我说,老爷为着女人送往贾府的银子,倒可少点,只这下人,可得配齐些。”
孙姨娘想想,又道:“倒也不满是,因着女人日日跟在夫人身边,由夫人亲身教诲,这嬷嬷的人数,夫人还少给了两个……按贾府的旧例,应是有四个教养嬷嬷、四个大丫头,小丫头么,倒是不计粗细,总有个十来个的……”